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历史进程中的“联想”们!


2021年11月29日 
本文是笔者针对前几天刘老师讨论张杰明一文,联想到最近又引起广泛讨论的联想集团的问题,又联想到更普遍性的长期以来在我国广泛存在的中间层套利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讨论下现象背后的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笔者有个惯熟于运用的中国社会和中国行政治理分析工具,就是周黎安和周雪光所构建的“行政发包制”。而行政发包制本身,就是我们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形下决策这个约束条件下产生的向现实妥协的唯一解。笔者小时候读一些调查报告、社会深度调查时,时常会想一个问题:明明应该这样,为什么决策者指向了那样;明明A是对的,只要稍微去了解一下就可以否定B方案,可为什么会选B?后来我才发现,实际上真实的活动过程远比调查所呈现的更为复杂。前几天笔者和一个朋友讨论秦汉政制、隋唐政制之间的变化,就发现其实从小政府到大政府之间的更替,不仅仅是西方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演进规律,我国古典时期的国家政制,也表现出这样的特点。秦统一天下后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稳固的国家体系便为农民起义所倾覆,汉初确立了黄老之治、休养生息的基本方针,到文景之治后汉代开始了政府职能与职权不断扩张的历史进程,黄老之治逐渐为儒皮法骨所取代。而在内里的,就是有效治理和集中统一之间深刻矛盾。调节这对矛盾的关键点,在于信息差,以及为缩小信息差所投入的资源。对比汉初,黄老之术治国的源起……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832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司马南与秦朔尖锐交锋:他们在争论什么?
下一篇:消失的小莉们!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