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农历十一月,金国将领完颜宗翰与完颜宗望率金兵攻至汴梁城下,北宋社稷危在旦夕!此时,在北宋都城汴梁官道上,怀揣太上皇宋徽宗的亲笔书信的使者正策马扬鞭八百里加急驰往三千里之外的江西龙虎山,信中宋徽宗请龙虎山天师张继先前往汴梁解北宋于危难之中。接到诏命后,张继先日夜兼程取道京杭大运河前往东京,丁未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即1127年阳历1月9号,张继先到达泗州天庆观(今江苏扬州市仪征市),当天,他面露忧色,神情忧伤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一面青铜镜,数重苍玉山,恍然夜船发,移迹洞天间。宝殿香云合,无人万象闲,西山下红日,烟雨若潜潜。诗句中满是凄惨悲凉,写完以后,张继先即端坐书桌前羽化。张继先羽化当日,正是金兵攻克汴梁之日,史称丙辰日。据《玄品录》记载,龙虎天师张继先年三十六岁,实丁未岁也。也就是说,张继先羽化的当年也是他的本命年。道家认为,张继先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危难已经融为一体。作为道家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尽自己最大所能挽救天下,但却终未能如愿以偿,忧虑之中于国难当日羽化,完美诠释了道家全力以赴解华夏于倒悬、护佑人间百姓的救世宗旨。那么,为何在都城汴梁即将被攻破的时候,宋徽宗想到的不是北上御敌力挽狂澜,而是南下邀请千里之外的张继先前往汴梁呢?这就要牵扯出一段前尘往事!据元代著作《玄品录》记载,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12岁的张继先解决了懈州盐池之厄,同年结识了年仅22岁的宋徽宗。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45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