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关注点。目前,华南地区的经济有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群带动,华北地区则拥有以京津冀为中心的城市群,华东地区则包纳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中西部的中部平原城市群也在崛起。这其中长三角城市群是国内创新活力最高、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群之一,我们曾多次提到长三角都市圈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阐述了其在技术上的引领带动,如之前在《长三角的科创黄金走廊》里提到的G60科创走廊。考虑到长三角的战略地位以及强大的县域经济,这次可以从长三角城市群的扩容路径中,看看长三角的县域发展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又是怎么走向全国强县的。目前,距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也已经过了三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也历经了近30年的历史。与中国的大多城市群一样,长三角城市群目前容纳的三省一市,也是经过分布扩容发展而来。虽然在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只纳入了江苏9个城市、浙江8个城市、安徽8个城市,加上上海一共26个城市,但至2019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成员城市已经达到了41个。谈到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其是成立于1997年的“长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城市自愿组成的跨区域城市合作组织”,是长三角城市群之间进行合作议事的重要平台。早在20世纪80年代,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就有势头了。至1992年,浙江与江苏内的共13个城市,联合上海,共同建立了一会议制度,也就是如今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雏形。1997年该协调会正式成立后就吸纳了江苏泰州,并于2003年吸纳了浙江省台州市。2010年、2013年又分别吸纳了……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2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