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南北地区经济差距比较大。以秦岭淮河分界线作为我国南北方省份划分依据,考虑到该分界线贯穿一些省份,本文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16个省份归为南方,其余作为北方省份(未包括台湾、香港、澳门)。为方便统计,此处直接分别将南北各省的年度现价GDP进行加总(注:现价GDP是指GDP按当期价格计算,与之相对的不变价指计算GDP的价格需每隔若干年调整一次基期。如:1978-1980的按照1970年价格计算;1981-1990的按照1980年价格计算;以下的南北GDP、人均GDP、增速均为现价计算),作为南北区域各自的现价GDP,再以南北各自的每年现价GDP同比上年的现价GDP作为双方的现价增速。可以看到的是近年来南北方的现价GDP总量差距越来越大。有人研究过,如果将自我国成立到现在的南北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大概会经历四个阶段。首先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个时段我国国内经济普遍较弱,南北差距几乎不存在。不过北方在人均现价GDP(南北人均现价GDP分别由各省人均现价GDP相加后取均值而得,下同)方面,比南方略胜一筹,而这一阶段北方整体的现价GDP平均增速也比南方略高。出现这样的原因,很大概率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对重工业聚集的北方来说,其经济发展在国家整体较弱经济背景下,相对南方比较快。不过,改革开放后,南方多个经济特区设立。整个国家步入市场经济转型、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时候,南方的经济逐步发展起来,虽然北方有着重工业的支撑,但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南方在整体现价GDP总量与现价增速上都超过北方,其人均现价GDP在后几年也略微反超了北方。不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至经济进入新常态前,北方也跟上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全国经济继续维持改革开放后的高增长。自此,近10年时间内,将全国31个省份的现价GDP直接加总后,再相比上一年加总的现价GDP来计算增速,可以发现……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25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