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缅甸央行对外发布第48号令,为加快中缅两国边境贸易发展,优化两国银行间结算体系,遵循符合东盟金融一体化原则提升国内金融货币使用流通,允许在中缅两国边境地区直接使用人民币/缅币进行支付结算。12月20日,随着出口商缅甸棉花制造公司收到的首笔预付款6万元人民币汇入其在缅甸经济银行木姐分行的人民币账户,并于近日完成了进出口贸易流程,临沧外贸企业云南龙盛商贸公司参与的中国首笔中缅边贸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宣告成功。这则新闻意义重大,因为它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又向前进一步。由于这则新闻比较重要,所以在新闻刚出来不久,就被百度百科收入了词条。我们以前的文中曾和大家说过,自从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后,中国就已经开始规划设计“防美国金融洗劫”的各项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第一,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第二,积极与相关国家进行货币互换;第三,推进和相关国家进行本币结算。其中,货币互换和本币结算都属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一定要注意了,人民币国际化是从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后才开始的——人民币正式国际化是从2008年底开始的,从2012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货币研究所每年都要发布中英文版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年开始,中国央行每年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详细的描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为了反应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人民大学货币研究所编制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从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来看,这些年,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比较低,只有5左右,但一直在稳步上涨。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货币互换协议,也是从2008年开始的。2008年12月,中国央行和韩国签订了260亿美元(按当时汇率约合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货币互换协议。为什么和中国进行货币互换协议的第一个国家是韩国?……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98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