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几十年,欧美日韩港台向中国内地转移了很多低端制造业。中国就像一个巨型的貔貅,低端制造业吃进来就不吐出去了,帮助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去工业化。但近些年,低端制造业也有流失,特别是特朗普发起了贸易战之后,部分低端甚至高端一点的制造业流失到了东南亚、南亚、非洲和拉美。随着疫情爆发,部分迁出的制造业还是回到了中国。中国靠什么能够留住这么大规模、多行业的制造业?最初,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后来则是越来越完善的基础设施、稳定的社会、完善的配套产业链等。不过现在事情已经在变化了。我们之前提到过,中国人口红利机会窗口出现在1974年至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总体抚养比下降。之后随着老年人口占比上升,总体抚养比逐渐上升了,中国人口红利机会窗口逐渐关闭。另外,2010年总体抚养比最低的时候,中国人均GDP仅有4500多美元。10年后,中国人均GDP翻了一倍还多,已经超过1万美元了。这一过程中劳动力成本也是在不断上升的。等到95后这一代人走入社会,他们也越来越不愿意进工厂、下工地。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事情。劳动力越来越不廉价,说明收入在提高。而且熟悉我们的读者朋友们知道,虽然我们经常赞美中国强大的制造业,但是也一直很同情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年轻人越来越认识到制造业的辛苦,有很多人不想再进工厂了。感同身受一下,这都可以理解,毕竟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车间里有毒有害物质多,噪声大,还有各种危险,运气不好还有可能发生爆炸、机械伤人等事故。哪怕是安全一点的电子厂流水线,也是几个小时重复动作无聊得很。有人以为……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32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