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县域群众眼里的县中,是升学神话、名校保障;而今,在地方强校的掐尖围堵下,一些县中人才流失严重,辉煌不再,甚至集体塌方。有人戏称,“以前是‘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现在是‘鸡窝留不住金凤凰’。”在最近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县中塌陷问题亮出铁腕: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及教师,严格执行公民同招和属地招生。一句话,要千方百计保住县中的师生资源。中国现有普通高中1.42万所,其中县域高中7243所,占了半壁江山,县中在学人数更是占到普高学生总数的六成之多。如何为县中“造血”,已是推进教育公平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去年河北的一场中考生源争夺战,让县中生源流失问题破了圈。在距中考两个多月时,河北蠡县年终统测排名前400位的初三学生,未经学生本人和家长同意,就被大巴车运往蠡县中学“集中学习”。不少家长听说后,急忙把孩子接了回去。蠡县中学是河北省示范校,为啥这么不受学生和家长待见?一位教师透露,由于当地紧邻衡水市,成绩拔尖的学生往往在中考前被衡水几所民办学校“预定”。为防止优质生源过度流失,蠡县才“出此下策”。近年来,一些地方强校搞跨区域“掐尖”,一开始招的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3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