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为什么学不起上海——疫情当下的基层困境!


2022年01月19日 
随着春运的开启,新一年的疫情防控又到了最严峻的时刻。如大家所知,在当前的疫情防控中,各地陆续出了不少问题。当前防疫所暴露的出的很多问题,不是防疫才有的,而是长期的历史积弊。顺便也针对如今网络上颇有市场的如”上海等发达地区搞精准防控,不搞全民测核酸,值得全国学习”之类的论调来讨论下,这里面本质问题在哪,以及为什么上海做法不应该推广到一般地区。现在的大背景是过去那种烈火烹油的快速发展期已经结束,各个领域都进入了要啃骨头的攻坚深水区。随着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大家所熟悉的传统发展路径与随之而来的传统治理方式都已经难以为继。相对应的,就是中央挟空前的威望和力度,锐意进取,不断整顿,地方则在艰难磨合新型的彼此关系,而基层承受了转型期的极大压力,已经摇摇欲坠。疫情,作为黑天鹅,固然极大激化了这种转型压力,但说到底也只是把原来就有的问题强行逼到我们面前。为什么我们很多地方的抗疫在最近暴露出很多问题,说到底,疫情已经发展到第三年了,但大多数地方在防疫上还是喜欢一厢情愿地搞刚刚好,或者说叫最低限度的准备,这当然容易被疫情击穿。我们举一个例子,疫情发展到今天,防疫预案各地都很完备了,参考吸收了很多一线的经验。但从历次的疫情来看,一切没有实际运作过的预案,无论多完善都是会出问题的。而许多地方依然没有实打实进行了全民参与的大规模防疫演练。不要说群众,干部自己都不知道出事要去哪里,做什么。像某些地方,压力一大罢工的健康码,就是典型的刚好够用产物。这种情形,不是疫情以来才有的,更多是一种积习难改,是我们典型传统地方社会治理的惯性。我们的地方行政,长久以来……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834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聊聊大家关心的人口问题!
下一篇:汤加火山喷发,舆论担忧的却是黄石!
评论或留言 3
Dr.S (北大与港大毕业生) :  实际上大家都是服从全国一盘棋,这些年广东上交的钱有少吗?如果不是因为你懂的地缘政治原因所以给上海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同,广东的成绩会比上海差?虽然大家顾全大局,但大家有心里有数好不好?
2022-01-19 09:31:32
Dr.S (北大与港大毕业生) :  非常喜欢这篇文章,能认真正视问题。我也很同意作者的观点,很多地方是学不了上海的---我自己在上海的三甲医院工作过,接触过不同阶层的人,高质素的上海人固然有,但迷之自信觉得自己是上海人就高人一等的也不少。实际上大家都是服从全国一盘棋,这些年广东上交的钱有少吗?如果不是政策扶持
2022-01-19 09:26:09
海边的汤姆 :  该文用心写地方的管理,但谈到上海还是觉得有股酸味,上海有钱,有资源这不假,但上海人整体素质高,做事动脑子,用心做,做事仔细,不喜欢中国人普遍的好大喜功的现象,看看酒桌上胡吃海喝样子,浪费不说还特爱面子。上海人喜欢精细,就像当年上海有半粮粮票,吃不了浪费,然而别人一直嘲笑上海人小气
2022-01-19 07:17:36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