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中国航天人的“归零”心法到底是什么?


2022年01月23日 
关于“归零“,我们用一篇活泼的文章给大家解释一下。看完你就都明白了!“归零”,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背后更是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简单地说,就是从零开始。”甚至航天系统的部分人士也这么认为。但只是这样吗?航天人最恐惧的一个词是啥?一听到这个词,就会汗毛倒竖、手脚冰凉。就三个字:没!问!题!航天工作极为复杂,脱口而出“没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这背后意味着可能存在由路径依赖导致的认知盲区。拿神舟飞船来说:飞船重8吨,总长8m,它是由13个分系统组成,装有52台不同推力的发动机,飞船上的电缆总长度超过30km,共有600余台设备,10万余个元器件。有多少家单位参与研制?差不多1000家!而航天飞机有多少个零件?250万个!面对这么一个复杂的系统,谁敢随便说没问题?没问题,并不意味着真的搞定了,而是意味着当事人可能陷入了一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境地,这才是最危险的。换句话说,不是真的没问题,而是看不到问题。在载人航天早期阶段,最悲剧性的事故莫过于阿波罗1号飞船。因为失火,三名宇航员在地面模拟试验中被活活烧死。这并不是一次人为事故,不是哪位工程师粗心大意造成的悲剧,而主要是工程师对纯氧方案的潜在威胁缺乏认识。太空中没有氧气,所以飞船里就需要充填氧气,当时的阿波罗飞船采用了1/3大气压力的纯氧气,这是一个很自然也很合理的选择。但超出工程师认知的是纯氧环境下,很多本来不易燃的东西都变得易燃了,一些在正常空气中本属于耐火材料的塑料制品,在纯氧中却成了易燃物品,这就是路径依赖导致的认知盲区。舱门设计也有问题,90s内绝对打不开。着火后飞船内形成负压,短时间内无法从外面打开。这就导致大火在短短三十秒内就夺去了三名宇航员的生命。三十秒,三条生命。因此,为了突破认知边界,航天探索必须能应对各种变量,这导致航天人只能用一个复杂系统提供所需的一切;然而系统自身太复杂了,无论每个零部件如何精心打磨,你都无法保证把它们组装到一起之后,还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因此没有办法提前预判哪里会出现风险,这就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845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作为资本家,霍英东的灵柩凭什么可以覆盖国旗?
下一篇:东亚垫脚石!
评论或留言 1
Dr.S (北大与港大毕业生) :  感谢,非常好的文章!
2022-01-23 18:37:32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