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对于共产党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对毛泽东来说也是永生难忘的一年。这一年的1月15--17日,长征中的红军在占领遵义后,立即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否决了以博古、李德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之后,面对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的国民党中央军及各路军阀,毛泽东巧妙的指挥红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法,接连上演了“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等好戏。“四渡赤水”发生于1月19日--3月22日,“强渡大渡河”发生于5月24--25日,其中任何一个细节都足够扣人心弦、荡气回肠,但最终红军还是跳出了重重包围......1935年6月18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懋功,与前来接应的红四方面军会师,史称“懋功会师”。此时,绝大多数人都以为最磨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谁知一场“党内分裂”的危机却正在逼近......会师后,在“红军下一步的进军方向”这个问题上,党内出现了重大分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红一方面军的意见是“北上”,而以张国焘为代表的红四方面军的意见是“南下”。在“两河口会议”中,张国焘被迫同意北上方案,却又心存不甘,从中作梗。后来,张国焘竟在卓木碉一个喇嘛庙的会议上宣布“另立中央”,并叫嚣着要撤销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洛甫等人的工作,开除中央委员及党籍,并下令通缉......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58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