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发散和再度收敛,身在西安的笔者本人的生活已渐归常态。不过,1月21日下午应急管理部所发布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犹如平地一声惊雷,再度拨乱了笔者的思绪。作为一个儿时生长于西安的“废都人”,与相邻的豫省耳音相通、多有文化和习惯上的交流,更何况,20世纪多灾多难的祖国迭遭不幸,灾后的民系流变,其中一个结果就是,“X秦豫”是一个笔者生活范围内很常见的名字。近年来,关于北方省份的发展,又同样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北方经济乏力甚至在全国经济版图上塌陷,后发地区如何现代化,什么是省会吸血,为什么频频一刀切?都是舆论反复热炒的话题。“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或许传唱千古的这首诗并不知道,自己现在变成了一种现象的代名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两个100年的目标,我们已经在向下一个目标奋力前进,这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么什么是现代化?哈贝马斯说,现代化意味着“合理化”。在笔者看来,这种合理化,就是基于充分发展了的生产力,并且在生产力之上构建起了合理的生产关系。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军事等诸多社会体系的全面合理化。也就是说现代化意味着: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2.所有的社会关系、体系、机制和连结全部都是顺从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的,而非是落后的、低下的生产力时期的遗留物。而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也即意味着将原先“不现代化”、“非现代化”的产物,全部予以革除和更正。我们注意到,我国的现代化从长期视角来看,是分成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个方面的。说到现代化……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3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