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谈到个人成长,我们想到的都是:如何增进自己的专业技能,思维技巧,分析能力等。总之,都是在给自己做加法。然而,无论是人生还是个人成长,做减法同样重要。孟子早在几千年前就说过:“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意思是人在特定的阶段下,要知道什么是不能去做的,这样才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放到现在,这种思想我把它叫做:战略性放弃。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聊一聊“放弃”的艺术。“战略性放弃”能帮我们实现快速成长,但有时候它却是一个略显“残酷”的思维方式。因为被放弃的一方人或事物,必然会有基于沉没成本的考量,从而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与对抗,最终难以决定。可如果不放弃,一定会影响大目标的向前推进,甚至还可能让自己遭受灭顶之灾。比较著名的例子,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作为少数几个被诸葛亮寄予厚望的人,马谡却因刚愎自用而丢掉了战略要地街亭。这使得整个蜀国面临被灭国的危险。为了“安抚军心,继续抗敌”这个根本目标,诸葛亮挥泪斩掉了这位他曾一度看好,准备提携的大将。由此可见,“战略性放弃”虽然也是一种高效的逻辑思维,但实现它的最大障碍却是,人的感情。理性和感性的矛盾在这时尤为突出,这时如何决策是一项值得……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717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