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会惊奇地发现,17世纪是一个强者扩张的时代。天主教圈子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拿下南美大陆,拿下中美洲大陆,在非洲、亚洲抢占大片殖民地。新教圈子的英国和法国,拿下北美大陆,在非洲、中东、南亚、大洋洲,抢夺大片殖民地。最遗憾的就是华夏文明圈,在明清更迭,在内斗。17世纪前半个世纪,欧亚大陆上最强悍的满八旗骑兵,不是向西去抢地盘,而是一心向南跨过长城,攻击大明朝,最终取大明而代之。华夏文明圈这场内斗,直接便宜了东正教圈子的沙俄。158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时,沙俄刚过乌拉尔山。到1649年,大清站稳脚跟;沙俄在乌拉尔山以东拿下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付出的代价可以忽略不计。这是沙俄历史上最为成功的领土扩张,也是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成本最低、最为成功的领土扩张之一。每当看到这段史料,就感到很压抑。目前为止,绝大部分文字都局限于分析兴亡更替,或愤恨,或叹息。基本上没有人分析这场内斗对华夏文明圈生存空间之损害。这属于立体史观的景象。明清更迭,不过是农耕文明周期内的政权更替。但是上升到文明周期就会看出,因沙俄占据乌拉尔山以东的大片地盘,华夏文明圈的外围空间被大大压缩。为什么说文明代差性落伍很可怕?再来分析一下。其实沙俄这种扩张,和自古以来的匈奴帝国、突厥帝国、蒙古帝国并无本质差别,非常不稳定。但这些领土在古代经常易主,到今天为何变成俄罗斯的固有领土?只因为彼得大帝的那场改革,推开农奴制的沙俄走向工业文明的大门。那条路上还有叶卡特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等沙皇,一直到斯大林才算走完,前后大约两百年时间。以往的历史观点描述这些事情时,显得非常啰嗦,且支离破碎,没有人去探索彼得大帝和斯大林之间的内在逻辑。用立体史观看,就比较清晰,就是一个民族迈向工业文明途中留下的脚印。顺着文明演化的趋势,所有内容才会变得……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6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