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4位伟大的科学家集体提交一封建议信,唤醒了悄无声息的中国科技界!


2022年03月22日 
1986年3月,一份名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建议信递上了邓小平同志的案头,信中的一字一句,皆为肺腑之言:“必须从现在抓起,以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须知,当今世界的竞争非常激烈,稍一懈怠,就会一蹶不振。此时不抓,就会落后到以后翻不了身的地步……在整个世界都在加速新技术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若不急起直追,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科学家们的这份拳拳报国之心深深打动了他,读完信后,邓小平同志立即挥笔写下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建议信是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科学家所提交的,王大珩院士是光学家,王淦昌院士是核物理学家,杨嘉墀院士是航天技术及自动控制专家,陈芳允院士是无线电电子学家。在信中,科学家们表达了他们的忧虑,他们建议党中央及时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面临着一系列的考验,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借助高技术才能引领未来发展。那么,到底是怎样的科技发展形势让当时人们的心情如此急迫?此时的世界正处于冷战的大格局下,为了在全球进行争霸,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投入人力物力,大力实现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前沿孕育着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为了争夺高技术这一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发展高技术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1983年,美国开始实施“星球大战”计划,欧洲启动“尤里卡”计划,日本也制定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发展高技术的浪潮。而此时的中国科技界,却依旧令人不安地悄无声息。毕竟,以当时中国的国力,还不具备全面发展高科技的经济实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耗时11年,耗费约250亿美元(一说近500亿),比当时中国一年的财政收入还多,发展高科技对于当时经济还比较落后的中国而言,可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在全球新一轮高技术革命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形势冲击之下,奋起是必然,也是迫在眉睫。在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专家座谈会上,科技专家们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尽快采取……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584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一个人是否能成事,90%取决于是否拥有第3选择!
下一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