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有人说自己36岁,步入中年,要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挺慌的,问我怎么办?
我36岁时,辞职创业,重新为零。现在,也已经43岁了。我更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年人。
一个中年人,该如何应对这个世界?
— 1 —
— 2 —
— 3 —
什么事实?
世界变化越来越快的事实。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让英国大概保持了100年的领先优势。
19世纪后期,电气时代来临,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德国从英国手上,抢走荣光。
20世纪40年代左右,电子计算机技术发明,引领第三次信息工业革命。美国人成为了世界霸主。
过去一个经济周期,太长,动不动是上百年。而因为技术层面的壁垒,让机会被一家公司,甚至一个国家垄断。
轮到你头上,猴年马月。
现在呢?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
1969年,互联网出现。
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国内移动通信(3G)牌照,移动互联网浪潮开始迅速崛起。
你会发现,基础设施和生态完善越来越快。技术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技术壁垒消解速度,越来越快。
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商业世界结构性的剧变。
现在,到处是翻天覆地的机会。
自动驾驶、量子计算、区块链、增强现实、智能助手……
这就像一场惊心动魄的赌局,我们是渴望胜利的玩家,世界是公允的裁判。
过去,裁判说,这局已经结束了,你输了,100年后才有下一把。
现在,裁判说,这局已经结束了,你输了,但是10分钟后就有下一把。
所以事实是变化如此之快,机会如此之多,一定要留在赌局里,别轻易地离开牌桌。
— 4 —
还有什么事实?
刚刚说的是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的事实,是每个人要不停地换工作。
一辈子稳定的工作,不存在了。
过去大国企,铁饭碗,抢破头。
国企失业潮后,大家又喜欢大银行,福利好,搞关系也要进去。
银行也不太好之后,又有一帮人勇敢地下海经商,靠倒买倒卖就成就了一批“万元户”。
大家都以为自己的生活是稳定的,可是在真正的变化面前,又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当初那些以为能一辈子在国企,在银行,在下海的人,大部分过得怎么样了?
只有不停学习,不停变化,才有稳定。停留在原地,只会被颠覆。
有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人一生从事的工作会越来越多,换工作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大致可以用2的指数函数描述这种变化。
60年代的人,是2的零次方,在一个单位干一辈子。
70年代的人,是2的1次方,会在两个地方工作。
80年代的人,是2的2次方,平均会在4家公司工作。
90年代的人,是2的3次方,可能要服务8家企业。
00年代的小朋友,是2的4次方,竟然要换16份工作。
这些数字反映出一种趋势,我们不得不彻底变换工作。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会成为第一批,大学学的东西,注定某天将几乎毫无用处,必须重学的一代人。
以后我再去大学演讲,下面可能坐着20岁的孩子,40岁的回炉者,甚至50岁的第三次回炉者。
以后再也不会有20岁的同学站起来问我:润总,我学什么专业,以后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呢?
你看看旁边比你大30岁的同学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稳定的工作。
你要适应这种状态:刚刚稳定下来,就勇敢地碎裂自己,往前走几步,再把自己拍打为零。
拥抱所有不确定性,期待所有可能性的人,才有办法活得很好。
— 5 —
所以36岁,人到中年,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怎么办?
当然要兴奋,要激动,要热情。
中年危机,是选择越来越少。但是现在的选择这么多,机会这么多,哪里还有什么危机呢?
固步自封,不敢选择的人,才有危机。
主动选择,优于被动淘汰。哪怕有暂时的不适应,也早已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挑战,这将大大增加转型成功的概率。
勇敢地迈出去,要恭喜自己,感谢自己。
当然,一定还要认清几件事情,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努力:
1.经济周期,大于产业周期,大于企业生命周期。经济上行时,什么都好;一旦下行,摔死一片;
2.认识到周期的必然性,有风险识别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的人,“all-in”在上行周期;
3.不偏好风险的人,始终留好吃饭、看病、应急的钱,认真努力。但事后也不要羡慕运气好,all-in之后赢家通吃的人;
4.要明白,我们终将被时代抛弃,否则对年轻人不公平。中年人,除了努力,还必须借助中年人的优势,比体力和冲劲,可能拼不过年轻人;
5.中年人的优势,是经验、人脉、资金的积累。用这些帮助年轻人,和他们合作,然后分享果实。
最后的话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