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汇率市场“巨震”。4月28日,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31,日内跌幅达2%。日元汇率大跌引发连锁反应,非美元货币对美元全线大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6.65关口,创下2020年11月以来的新低;欧元对美元跌破1.05关口,为近五年以来的新低;英镑对美元跌破1.25关口,为2020年7月以来首次。ICE美元指数一度升至103.71,刷新2017年1月以来新高。但接下来几日,ICE美元指数又大幅下跌,非美元货币大举反弹。自美联储三月加息以来,国际投行对货币政策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油价大涨削减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对美联储加息构成的挑战;二是美元升值对土耳其、阿根廷等新兴国家的汇率及债务市场带来威胁。但是,此轮日元对美元汇率大跌正在发出强烈的警告。它警告我们不应该仅盯着美国和新兴国家,而是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美元面临的国际原油的挑战,同样适用于非美元货币,后者的挑战可能更为严重。换言之,很少人意识到,美国之外的国家可能遭受“双核”冲击:一是美联储的紧缩政策推动美元指数上涨对金融市场带来威胁,尤其是负债率高且仍在坚持宽松政策的国家;二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也对金融市场带来威胁,尤其是能源、粮食及大宗商品自给率低的国家。最值得警惕的是,“双核”带来的冲击呈现相互增强效应,国内资本主动追逐美元的同时又被迫追逐国际原油和粮食,不得不更大规模地抛弃本币,进而冲击汇率、债务、证券、房地产及一切金融市场。在过去的每一轮美元紧缩周期中,新兴国家都会遭遇一定程度的金融动荡,但“这一次不一样”。能源对外依赖度高、长期维持宽松政策的日本,正在陷入能源危机的欧洲,以及“特殊档”的新兴国家,将是遭遇“双核”冲击的危险经济体。当地时间5月4日下午,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加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增至0.75%到1%。这是美联储22年来首次一次升息0.5%。同时,美联储宣布6月开始缩表,前三个月减少475亿美元资产负债,三个月后,每月将减少950亿美元。消息发布后,美股黄金原油涨,美元指数跳水。那么,在货币紧缩大势和能源(粮食)危机夹击之下,宏观经济何去何从?“双核”冲击对哪些国家威胁更大?……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7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