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林语堂赞其一生是“人生的盛宴”——在中国历史上,还找不到谁的生活能比他更丰富精彩,还找不到谁能比他更善于发掘生活的快乐。我们一直看重作为文学家的苏东坡,而忽视了作为生活家的苏东坡。但其实,作为生活家的苏东坡更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因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拥有发现快乐和制造快乐的能力。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你知道《三字经》这句话说的是谁吗?没错,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发愤读书的苏洵给两个儿子苏轼、苏辙提供了一个大宝藏——满屋藏书。苏轼两兄弟就这样从书堆里泡大了。1057年,20岁的苏轼带着弟弟进京赶考。这一年科考的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副主考官是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参加考试的学生有哪些,说出来吓死人。除了苏轼、苏辙,还有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这十人后来都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届科考,因此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考完阅卷,梅尧臣拿着一张试卷手舞足蹈。欧阳修接过一看,啧啧赞叹:“真是妙文啊!”他提起笔,立即想把此卷圈为“第一”。正要下笔,他忽起一念:“这肯定是我弟子曾巩所写,我若将他圈为第一,其他人必会觉得不公。”于是笔锋一转,将此卷定为“第二”。哪知解封一看,此卷作者竟是苏轼。欧阳修立马对苏轼青眼以待。“把你旧日文章也找来我看看。”一看,欧阳修更是惊赞不已:“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他觉得自己这个文坛领袖该退休了,以便让苏轼这个年轻人出人头地。1061年,朝廷举行了一场制科考试。何为制科考试?就是皇帝为直接选拔特优人才设置的考试制度。这个考试那可比进士考试高大上多了,北宋南宋录取的进士一共有4万多人,但制科考试录取了多少?只有41人。要中榜,那比中六合彩特等奖还难。制科考试设置分为一二三四五等。一等二等,要求太高,就是虚设。第三等实际就是最高等级。北宋建国100多年来,也只有一个叫吴育的人考过一个第三次等。这一年,苏轼两兄弟都参加了制科考试。结果苏轼得了第三等,苏辙得了第四等。宋仁宗高兴坏了,连连感慨……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7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