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能从底层突围出来的人,共同的特质是什么?下面的高赞回答,几乎集中在“天赋”“运气”“执行力”“欲望”“心态”等各方面。但熟读《毛选》、精通辩证法的同志应该知道,这样的回答看似有理有据,但却是机械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何不来听听那些真正“从底层突围出来的人”的答案。李瑞环同志就是从基层木匠工作开始,一步一步不懈奋斗,48岁时担任天津市委书记,55岁成长为国家的重要领导干部。有人曾经问过他:你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人成长为重要的领导干部,奥秘在哪里?李瑞环回答:“要我说还是那句老话:是社会主义的产物,当然也不能否认个人的努力。光靠努力还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习哲学。这一生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从二十几岁开始学哲学,一直坚持在工作中学,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几十年从未间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我都反复认真读过,有的文章甚至可以背下来。尤其那本哲学辞典,我叨咕得非常熟,还和人搞过比赛,看谁查得快、讲得准、背得多。”作为当时的“学毛选积极分子”,李瑞环不仅能背诵一般人所能背诵的毛主席若干有名的短篇文章,而且像《矛盾论》(25000多字)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44000多字)等长篇他都能熟背如流。李瑞环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呼吁同志们“学点儿哲学”,苦口婆心告诉大家学习哲学的诸多好处:“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另一位从基层逆袭的代表,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国防大学金一南少将。金一南初中刚毕业,就去工厂当了一名最基层的烧瓶工,41岁才开始学电脑,47岁才正式走上讲台,到如今成为享誉全国的战略专家、杰出教授、顶层智囊团成员。学哲学、用哲学同样在他的在成长之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兵时……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8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