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财经作家叫吴晓波,写了一套中国的企业史系列书籍,如《浩荡两千年》、《激荡三十年》等等,销售数据很不错。吴晓波的资料挺翔实,读完能对中国企业史乃至商业史,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吴晓波的立场有问题。举几个例子。写完汉朝的盐铁官营以后,他会说盐铁官营扩大了政府的财政基础,有了足够的财政来做各种大事,但是导致民营经济萎缩。写完宋朝的官营垄断经济模式,他会说官营垄断经济增强了朝廷的控制,能在经济方面消除割据,但是导致民间商人一蹶不振。写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他也承认社会主义改造有历史的必然性,但是彻底消灭了民间市场经济。写完改革开放,他会说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活跃,但是国企股份改造不彻底、国企挤占了民企的生存空间、导致民间资本没有话语权。凡是涉及国资和民资的话题,他前半部分说的都是事实,关键就在于这个“但是”,但是后边的话,便是他借事实夹带的私货,而这些私货便是作者的政治立场。所以这套书就特别拧巴。他想写一套客观的企业史,但由于自己反对国资鼓励民资的政治立场,总是在承认某些事实之后,又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自己的结论。政治立场和内容方向不一致,写出来的东西可不是拧巴嘛。当然也有一种可能,他写这套书的目的,压根不是在学术上著书立说,而是一份写给民营企业家的投名状,是知识分子引导舆论的工具。即,我给你们说话了,你们得给我荣华富贵。我这么说不是批判民营企业家,国家的市场经济必须有民营企业家的参与,没有民……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63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