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即将迈入负增长阶段。8月1日,国家卫健委党组在《求是》杂志刊登署名为“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的文章中指出: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我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这是官方口径第一次宣布我国总人口将负增长,即每年的死亡人数将大于新增人口数。“十四五”指2021年-2025年,也就是最近两三年的事。其实关于人口负增长,在十多年前,不同的机构、学者早就预测了这一结果——晚的推算是在2035年,早的为2027,大多预测时段都是在2027-2030年之间。人口学认为,要达到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保持人口简单再生产,即上下两代人口的基本平稳,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而我国生育率下降的趋势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从1990年代开始,我国便进入了低于更替水平的低生育时代。1990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是2.17,1991年降到2.01,此后,我国的生育率就一直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处于低生育水平状态。也就是说,我国已经在低生育水平的状态下,持续运行了近30年。人口负增长,不过是长期维持低生育率的必然结果,是完全有迹可循的。只是,我国的人口负增长,的确比想象中来得更快,很可能就是今年了。在4月举办的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就曾表示,“今年可能人口负增长,比联合国此前预测的人口负增长提前了十几年。”2021年,我国的总人口已经接近零增长,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均创下1949年以来的新低,新出生人口约1062万人,死亡人口约1014万人,二者已经十分接近。换句话说,在我们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去年一年的新增人口数只有区区48万,而只要人口的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负增长的历史拐点就会到来。具体到省级层面,人口负增长的省份数量已经在扩张。从近段时间全国各省份相继公布的2021年人口数据来看,已经有超一半的省份在负增长,而七普时期,人口负增长的省市自治区仅个位数。此外,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信号是,许多人口大省的出生人口数量都在大幅下降。2021年,出生人口最多的10个省份是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徽、广西、江苏、湖南和贵州。其中,仅有……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47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