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印度总理莫迪头戴印度国旗颜色的头巾,在德里红堡用印地语发表了75分钟的讲话,以庆祝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75周年。在讲话中,莫迪劝勉年轻人“志存高远”,要把最好的年华献给国家的事业。同时,他也立下豪言壮语:“在未来25年,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必须把印度变成一个发达国家。”当然有可能,而且很简单,重新定义一下“发达国家”就行了。比如说,直接定义“公开活动宗教(教派)数量”或者“人口信教比例”为发达国家的硬指标,公开活动宗教(教派)数量不到10000个,人口信教比例不到99.99%,都不叫“发达国家”,那都用不着25年,现在印度就发达到了不能再发达的程度了。岂不美哉!你觉得荒唐?莫迪上台以来还真就是这么干的,正常指标达不到,咱们改改标准就是了。只要你编一套话术能够哄住自己老百姓,那这个标准就能行,反正都是口嗨治国嘛。不口嗨你能怎么地?你还能真把事儿办了?大印度不搞这些实在的。口嗨治国在印度这种国家里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任何一个政客,不会口嗨治国那都活不下去,我们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这个概念比较玄妙,不去近距离接触下印度人恐怕不好理解。情况其实是这样的:你在印度你不玩儿口嗨你寸步难行,别说治国,挖个沟你都挖不出来。印度人,我是说整个印度教文化波及范围内的人,都有一种独特的急功近利,他们好像不能理解超出自己心理承受范围内的中长期利益回报。这个“心理承受范围”有长有短,当然也要根据事情的大小来缩短延长,不过都要远远低于正常水平。这时候口嗨的作用就来了,至少……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6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