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字讨论了毛泽东的对台政策,那些内容本身貌似也没啥新鲜的,稍微了解两岸历史的朋友大致都知晓。如果说有点新意的部分,大致就是说炮击金门本质上是一场武力谈判,即明明可以拿下而没有行动。所谓的武力谈判是武统与和统之间的中间选项,退一步就是武统,进一步就是和统。在炮击金门之前,大陆对台湾的主流是武统,在那之后就进入和统模式。今年佩洛西窜访台湾之后(以及随后的美日政客窜访),解放军围绕台湾所做的高强度演习,本质上重新进入了武力谈判模式。向前一步是武统,向后还是继续和统。为什么会想起巨人的孤独呢?因为研究巨人的政策其实并不容易。反过来思索,后人研究那些政策尚且不易,可见制定这些政策更难。要知道后人研究巨人的政策,容错率很高,很多时候即使研究出错了也不至于出现严重后果。但是历史巨人制定政策时的容错率就很低。因为在那个维度上,任何一点差错的后果都可能非常严重。与此同时,历史巨人在制定政策时,又会遭遇空前巨大的压力。这便是他们孤独的根源之所在。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觉得历史巨人无所不能、无限崇拜;另有些人认为历史巨人冷酷无情,情绪上很排斥。实际上历史巨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只不过他们比普通人站位更高、看得更远、同时更为坚韧、甚至行事手段较为铁血。所以他们也无法摆脱孤独。举个例子,当初始皇帝搞郡县制,从帝国的角度来看利大于弊,但是对于当时的旧贵族而言是弊大于利。秦始皇刚刚去世,旧贵族们就发动各种暴动。在那个过程中,秦始皇一家、乃至整个老嬴家,都成了牺牲品。但郡县制奠定了大一统历史的根基,绝对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65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