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边防军人,我在部队的时候极少跟家人一起过中秋,可是边关的明月又总是特别的圆,难免是会有一些思绪的。营房的背后就是两座雪山,每年中秋那一天,一轮明月总是非常精确的从两个雪峰的正中间升起来,给雪山撒上一抹银光。每当中秋节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晚霞漫天飞舞像是要撕裂天空,这两座雪峰也披上一层暗红,这种时候我的心就会开始揪起来,惴惴不安的望向雪山,既有期待,又害怕看见。军官总是要扮演家里“大人”的角色,要张罗着节日会餐,要多多少少搞点娱乐活动,要忙碌好一阵子让战士们有一种过节的感觉。在这种忙碌的时候,我总是时不时的会瞟一眼雪山的方向。我怕看到那个圆滚滚的、银色脸盆一样的东西,又忍不住要去看。每年这个时候我就会自古以来无数边塞诗人附体,各种描写边塞的诗句无法阻挡的涌进你的脑子里,你眼里每一个场景和物体都会跟诗句里某个句子合上,然后它就会冲向你的胸膛,狠狠地给你一拳,让你鼻子一酸,泪腺就打开了。比如说“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秋节高原上已经很冷了,太阳落下去立刻就感觉天寒地冻;比如说“大漠风尘日色昏“,一阵寒风卷起风沙扑面而来,人会在突如其来的阵风里条件反射的愣一下,然后背过风去吐掉嘴里的沙子,找地方躲起来;一会儿月亮起来了,这叫“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周围是“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将士们自然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却总不免……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463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