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面对节节攀升的通胀指数,美联储采取了最为激进的加息政策,半年时间加息300个基点,创下40年历史之最。美联储加息让美元指数走强,美元指数从96一路飙升到114,足足上涨了16%。而国际大宗产品是按照美元计价的,美元走强自然导致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下降。所以,美联储激进的加息策略让国际原油价格雪崩式往下掉,布伦特油价从最高点139美元/桶掉到82美元/桶,跌幅超过40%。但是,强势的美联储现在却突然遇到强有力的狙击。8月5日,欧佩克组织宣布将减产200万桶/日,这个减产幅度之大实属罕见(相当于减产全球总需求的2%)。消息一出,国际油价应声大涨,截止到10月7日,布伦特油价再次回到90美元/桶上方,报92美元/桶。普通人可能对欧佩克增减产已经习以为常,觉得这不过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基于自身利益驱动的行为。但是这一次欧佩克减产却远非如此。过去欧佩克一般是在全球需求疲软,石油库存高企,国际油价在40美元/桶左右才会宣布减产。现在国际市场对石油需求强劲,国际油价在80美元/桶上方欧佩克就大规模减产,所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石油减产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对美元全球大宗产品定价权的挑战,挑战的目标就是强大的美联储。一边掌握着全球最为强大货币的印钞机;一边掌握着全球最为重要的石油产能;欧佩克VS美联储,谁能笑到最后?今天就给大家捋一捋其中的脉络……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37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