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疫情防控:需在不确定性中注入稳定剂与确定性!


2022年11月06日  浏览(4586)人
0
作者:Chairman Rabbit
来源:tuzhuxi(ID:chairmanrabbit)

2022115日周六下午举办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简称“发布会”),我理解本是一个定期举办的会议(作为机制的一部分),拟就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介绍,作出回应,并给予必要指导。但没想到,这个发布会被推演成一个万众期待的事件:许多人期待这个发布会会宣布我国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这个事情怎么来的呢?其实关注这些天社会上流传的信息及舆情的人都知道,就是各种坊间消息和境内外媒体叠加、循环、不断传播升级炒作的结果:

——有证券分析师在境内外发布相关的信息传闻,称当前政府在酝酿“放开”;

——有体制内公卫专家在外面吹风预测说防控政策要发生重要转变;

——海外媒体捕捉相关事件,报道成为“新闻”,进一步增强了境内外市场的预期;

——有境内媒体发现115日下午将召开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对此加以宣传;

——坊间/市场很快对发布会建立了很强的预期;

——外电(如路透等)也跟风配合报道发布会,引导暗示发布会会宣布政策调整;消息再进入境内,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预期;

到周五,市场上、社会上都对该会议产生了巨大关注,形成了很高期待,预期在发布会要宣示政策调整——“放开”。

这里要说明,坊间所说的疫情防控的“放开”(“到底啥时‘放开’呀”)有具体的所指:

1)宣布取消“动态清零”总方针,或

2)提供取消“动态清零”的明确时间表、路径,及

3)相应调整防控措施(当前的《第九版》),例如立即减少隔离天数、弱化隔离要求等,作为“逐步放开”、终止“动态清零”的先期动作

因此,很多人预期的是“动态清零”总方针的终止,而非总方针之下执行的精准化及优化。

会前,公布了发布会的出席人员;从官员的级别看,发布会是一个例行的、技术层面的会议,不可能涉及重大方针的讨论与调整;发布会也只是指出了当前地方防疫上存在的层层加码、“一刀切”等现象问题,对个别地方进行了点名批评,并回答了其他的一些问题(例如有一段对新冠、流感、普通感冒的很好的比较)。而且,在最一开始,发布会就开宗明义强调了“动态清零”的总方针。

这和发布会本来的计划安排一致,但无论从内容到导向,都与社会形成的“预期”不符,结果招致了很多人的失望。

这其实已经是一个舆情事件。有关部门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今天,许多政府公众号(包括一些与疫情防控不直接相关的部门)也报道/引用了这次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的内容和结论,作为对最近政策预期的一个回应。

应当看到,这个事情,和佩洛西窜台时的舆情高涨及后来的“失望”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就是社会/坊间的政策预期与实际情况产生了系统性的偏差:先是自我营造了一个错误的预期,把气氛烘托到一定的高度,然后预期未能兑现,最后引致失望(“自我预言的不能实现”)。

这里要特别指出,不满是来自多方的,不仅仅来自“动态清零”的批评者(“放开/共存派”),也来自总方针/政策的支持者(“清零派”)——“清零派”的看法是,发布会对当前地方上疫情防控存在的层层加码问题挑战所提出的批评、反思及对策是不够的;对“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政策逻辑、演绎、解说也不够清楚和有力,不能有效回应反对声音,等等。

总之,是各方都不满意。

由于这个发布会本来就不是用来讨论和解决政策分歧的,当然不可能满足各方的需求。人们(自我营造)的预期未能实现,自然会招致失望。

作者观察到,其实在过去挺长一段时间里,这个情况不时地会出现:社会/市场会突然的“发现”政府已举行或要举行的某次会议或活动,但由于市场平时很少关心政府的行为,也不了解政府运行的方式,会把一些例行的、惯常的活动根据自己的主观偏向进行过度解读,结果导致对政策的更大误判。

中国政府体系庞大:十四亿人的政府,从中央到地方,从条条到块块,运行起来非常复杂,难度和挑战无法想象。以疫情防控为例,政府需要有全国一盘棋的通盘考虑;要平衡许多本来就存在冲突或张力的目标;要统筹协调部委和地方;要驾驭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里面有政治、认知、执行能力水平差别巨大的千千万万的人员)。这个活动犹如大象起舞,用力稍不准确就可能变形走样,并且打破房间里的瓷器。体制内的人通常更能从政府内部的视角看到问题的复杂性及挑战所在;政府要做的往往是建立并不断完善反馈与纠正机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动态的优化及改善机制,而且经常要挑战和测试政府/官僚体系的极限(让大象作出复杂动作)。

坊间/市场/社会对此是不易理解的,他们不在体系内,不了解政府的运作,不了解政策形成和调整的机制与逻辑,不了解庞大体系所面临的挑战,不清楚政府面临的选择,也很难主动去认识政府的难处,并产生理解和共情。人们只会提出要求,并且往往会要求简单、可视、直接、即时的解决方案。在心理上、道义上,人们都不需要为错误的政策承担责任,认为“反正最后都是政府的事儿”。

从党和政府角度讲,民众有看法、有情绪,有戾气,并且对政府的难处不理解,也只能接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毕竟,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都是党/政府的根本宗旨和原则所在。

但每当社会上积累了一定量的情绪,人们对政策产生不解和疑惑(不认可、不理解或疲惫),期待政府对重大问题予以正面关切和回应,就到了舆情的关键点甚至是临界点。而且这个时候,人们彼此之间还会积极交流,快速交换信息,印证并加强自己的观点和印象。我们看到,此时如不加以引导,坊间/社会预期就可能与政府出现较大的偏差,并产生衍生后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越是这个时候,政府部门越需要与社会/市场积极沟通:宣讲政策的原则使命、诠释演绎政策的技术逻辑、检讨不足之处、提供优化方案、建立未来预期、疏导负面情绪;为社会提供正能量,将人们带到积极正轨。越是艰巨复杂,越需要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事业,就越需要充分有效的公共交流与沟通。

作者原来在国外校园里,发现不少社科类博士生(例如社会学、历史学等“漫长”的学科)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问题。其中有个自认为有轻度抑郁的朋友跟我说,抑郁症有一个原因是“不确定性”:对什么时候能毕业,多少年毕业、能不能毕业不清楚,然后看到同龄没有读博士的人早就毕业工作,混得还不错。然后再加上一定的社交隔离(朋友圈子不大,对社交的兴趣递减等),种种因素叠加,就会导致抑郁症。其实今天中国社会也面临这样的挑战。

作者理解,大多数人对政治政策肯定是不了解的,但大家对生活和工作都需要确定性:为了建立确定性,习惯性地就会把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与特定政治活动或事件联系起来。而如果预期达不到,就会陷入不解和失望。眼下,新冠疫情即将迈入第四个年头,又是进入秋冬季,不少地方存在疫情,又有手段加码、简单化、“一刀切”等痼疾,很多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受到影响,处于疲惫状态。同时,人们的旅游出行及亲朋好友相聚也受到影响,社交存在封闭隔阂。这时,好比有“抑郁症”的危险:人们急需一个“强心针”,回答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疫情防控接下来怎么搞?发展演变逻辑是什么?能否为“放开”设置先决条件?哪些条件?还需要坚持多久?对这些问题,人们需要建立一个预期。即便方针政策不变,只要有了更清晰的政策逻辑及确定性,肯定也比面临不确定性要强。

我在十月上旬的文章曾提过政府部门的公共沟通问题,并提了一些建议。总体升级改写后,再发一次:

充分的公共交流沟通,在不确定性中注入稳定剂及确定性

作者以为,现在的很多问题,表面上看只是政策问题,但背后都有解释、宣传、传播、引导的问题,或者说通过宣传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的问题。这里说的“宣传”,不仅针对民间,也针对体制内,特别是针对基层,针对一线防疫工作者。毕竟防疫已经坚持了三年,人们确实疲惫(所谓“最吃劲”的时候)。从政策引导方法看,如果简单复述之前的一些提法——例如“必须坚持”、“绝不能‘躺平’”、“绝不容松懈”等,可能是不足够的,不足以缓解大众的焦虑、不足以振奋士气和提供正能量。现在,人们需要的主要是共情、理解、为未来提供逻辑、注入某些确定性。作者以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可以多“夸”:这场防疫之战,首先防疫人员极为不容易。并且不仅仅是一线防疫人员,全体国民都很伟大:这是一场真正的众志成城的“人民战争”:没有带有自我牺牲精神、勤劳勇敢、团结奋斗的人民大众对防疫政策的配合,是不可能坚持三年抗疫的。全体人民不容易!

COVID-19-Omicron现在在国际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最新的一些数据;国际专家的研判(譬如WHO专家现在是怎么看的);放开的国家现在到底运行得如何,是真的歌舞升平,还是说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超额死亡、“长新冠”等问题。要把“放开”后依然存在的不确定性说清楚,例如可能对我们公共医疗体系长期的冲击,特别是对医疗资源落后地区及人群的影响,要把问题说清楚。我们在积极观察研究,减少或排除不确定性。

三是在此基础上,讲解现行公共卫生/防疫政策的逻辑:我们如何结合病毒变异的情况(Omicron),在今年6月底推出了《第九版》防治方案。对新方案,我们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它取得了哪些成绩;它又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可优化的空间;对新一版(第十版)方案有没有预期,等等。要讲成绩,也要反映问题:群众肯定乐见政府实事求是,做一些自我批评。这只是一个姿态问题。

四是介绍政府在这段期间做的努力在今天,除了湖北/武汉外,国人其实没有真正经历新冠带来的直接影响,体会到更多的是疫情防控的影响。所以,现在跟一般人说我们的政策挽救了多少生命(或者说少死了多少人),损失了什么代价,效果不会很大所谓不见棺材不落泪大多人已经“麻木”了,现在感觉不到这些了,只感觉到自己失去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人的思维模式就是这样的)。所以强调成绩,主要要说增量的东西。比如最近两三年政府在基层/地方投入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针对COVID-19防控的基础设施投入,比如人们关心的ICU、呼吸机等);比如疫苗、疫苗接种情况;比如特效药的开发情况。归根结底,社会上最愿意听到的其实是政府为“放开”做了哪些准备——哪怕并没有真的“放开”,但听到后人们总归会有个念想,认为政府做了考虑,有所准备,未来具备“放开”的可能性。这就能够在心理上提升人们的“确定性”。

五是实事求是的讨论一些政策短板与不足:一,承认疫情防控政策中具体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例如地方上有层层加码、简单化、“一刀切”的问题,以及基层执行层对“精准防控”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问题。二,指出现在“放开”的话有哪些条件准备不足的地方,例如相对落后地区及老人聚集的医疗基础设施问题;高危人群疫苗接种率,一些针对COVID-19的研究还在持续进行中的问题。

六是安抚情绪、提供温暖(要说大白话)。要进行公共沟通,光“夸”还不行,要承认大家都“不容易”。人们现在就是要听一些表达理解和“感同身受”、证明“血肉联系”的话——“大家辛苦了”、“这三年大家都不容易啊”,“我们坚定地和大家在一起”,“大家遇到的困难我们何尝不知,也是我们共同经历和面对的”、“你们所想的、所着急的,希望解决的,就是我们希望解决!”、“大家都想法都是一样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我们比谁都希望社会能够近早全面恢复正常生活!”、“大家一定要信任我们!”

七是“倒苦水”,呼吁理解和团结。政府要理解人民,人民也需要理解政府。在困难挑战面前,首先要的是团结,而不是指责。先团结后奋斗,团结好,才能奋斗好,才能斗争好。社会上下要多理解。有的时候,其实可以坦诚指出当前挑战的艰巨,毕竟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大一个体系,“既要、又要”地同时实现这么多的目标,平衡好这么多的利益与诉求,做好不同条条与块块的统筹协调,也是人类历史上不曾见过的伟大工程。这一点,政府在“倒苦水”的时候,自然而然也就说出来了。强调一些难点挑战,其实是对体制内基层/执行人员的共情、认可及鼓励(“你看,我们做的事情多不容易”)。

八是动员群众进一步配合补足短板。现在有一个明显问题就是高危人群疫苗接种率不够的。要拿出数据,横向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比较:咱们这个接种率,如果“放开”的话可能会有一个什么后果:危及千家万户,危及身边人群、危及你最亲近的基础病患者、危及你最孝敬的老人。说白了,对放开带来的“风险”要说清楚,说到位,并且就势鼓励疫苗接种:“接种疫苗,大家都是有责任的”,“从自己做起”、“要动员你们身边每一个人都打疫苗”,“大家都打疫苗,才能增加我们的选择”。此外,对疫情防控政策任何一种情形下的主动调整可能都无法脱离疫苗接种,应该考虑帮助民众建立这样的预期:只要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离“放开”的距离就会更近。

九是我们对未来的研判和计划:其实就是表达我们都希望最终能够“放开”,经济社会生活可以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情况,并且介绍未来的计划。一是我们对未来有没有计划,这是有,还是没有的问题。听到有,很多人就放心了。二是我们做了哪些具体的预案和考虑——哪怕这些考虑还不成熟,哪怕只是方向性的,也可以;三是在不同的预案下,满足放开分别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人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些确定的、可量化的标志、指标、参考、时间期限,因为这些都能带来确定性。举个例子,我们提一个方案A,方案A假设在条件符合下,12个月内放开,它需要满足哪些可量化的指标(譬如关键人群的疫苗接种比率),需要WHOCOVID-19的大流行病地位降级,等等。这就是可参考的依据。为人们提供了确定性。大家可以量化跟踪、估计未来政策的变化。如果疫苗接种率是一个指标,而最终接种率提不上去(并且经过量化比较,显著落后其他可比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转向呼吁身边的人接种疫苗。这就能够缓解政府的压力。

现在很多误解来自于信息不对称:政府做了很多事情但没说。有些事情,说了但看上去又做得又不够;另外就是,政府知道很多情况(例如新冠的超额死亡、长新冠、疫苗有效性、后续的各种潜在的应对方案等),但没有充分分享信息:人们不知道政府了解什么,不了解什么,不知道政府怎么安排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会更加人们的疑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一定要做好沟通工作,要提高公共政策和决策逻辑的透明度,只要提高了透明度,就能够帮助化解当前遇到的很多问题。

其实,中国的COVID-19疫情防控,就是领导带领大家一起穿越一个漫长的隧道。隧道外是病毒,隧道内是安全的,只要进了“隧道”,就不会得病,更死不了,处在一个很好的保护里。其他的国家/地区就没有什么隧道可言了,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死了很多人,剩下的人穿越死亡,活了下来,过得似乎还行(虽然一部分人有后遗症),但毕竟死了很多人,付出了代价。中国这个隧道,一开始还不错,到后面条件就不太好了,黑咕隆咚的,左右不便,怎么说也不能算是正常生活吧。人们在这个隧道走了三年了,虽受到保护,病毒不侵,但是身心俱疲:啥时是个头啊?有些人快疯了,不管不顾地想带全家老小挖洞离开隧道:因为他们不关心病毒了,只是无法再忍耐隧道本身。现在怎么办呢?领队应该停下来,围成一个圈,跟大伙说说,先总结一下过去,但主要还是展望未来:隧道到底有多长?我们现在处在啥位置?前面还有多少路?咱们能走得出去么?得走多久?咱们怎么研判的?领队知道多少呢?手里有没有地图?对什么东西有把握,对什么东西没把握?大家还有什么可以配合的?领队的逻辑、思路以及决策所需的关键信息和大家分享,这样就为人们提供预期和确定性。人们的心态其实没那么复杂,不是说就不走了,不是非要挖洞离开隧道。大家走了这么长时间,当然也是想穿越隧道,但总是希望看到曙光,对未来有个盼头。如果领队说,前面还有一大截呢,按现在这个速度,估计还得走多久。加速的话,多久就能走出去。这样大家马上就有力量了,低头不语继续走路。或者是另一种极端,领队说:“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还得走多久,但咱们得坚持啊!大家都不容易!我何尝不想走出去!走了这么多的路,坚持到现在,我们一定得坚持。我们一定能够走出去的。大家相信我!”这样也行,对于队伍来说,这也算是一个说法,一种预期(只不过是另外的一种预期)。那多说无益,就跟着继续走吧。今天,对许多人来说,让他们忧虑的是缺乏预期。

当前,我们需要实事求是的、共情而有温度的、有向上引导、鼓舞团结奋进的宣传与沟通,在大的不确定性下提供更多的稳定剂及确定性。如果宣传沟通做得好(当然也得配合好的政策),应能解决很多问题,并为社会带来激发的能量。

(全文结束)


本站网址随时可能更换,请关注公众号,以防失联!



已有256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股市操盘丨周末这条大消息对A股影响大,本周在这个位置要防出现变数!
下一篇:美国中期选举,中国出口数据!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站点声明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