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之前马克思解释过,他认为生产出来的东西无论如何也卖不完,因为富人不可能把钱全消费了,所以少了一部分购买力,最后的结果就是产能永久过剩。不过这个说法多少有点过时了,他自己晚年也在思考金融力量对世界的影响,咱们今天换个思路给大家分享下。以前看欧洲史,有件事觉得非常困惑。大家应该也听说过,说欧洲黑死病之后,人口骤减,导致人工的工资上升,也正是因为老百姓的收入上升,才有购买力,可以买大量的商品。工厂主为了提升产能满足这部分需求,不断升级技术提高效率,最早在河边建水车,后来过渡到了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大门也就被踢开了。但是大家应该还听说过另一个说法,在马克思的笔下,英国工人实在是太惨了,不仅仅是穷,而且整个社会都扭曲了。比如一个工棚里住着上百人,大家睡觉的时候挤一块甚至没法翻身;资本家为了压缩工资,雇佣小孩,却不雇佣他们的父母,导致一家人要靠小孩来养。也正是这种惨烈的场面,让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充满了痛恨,再加上严格的逻辑证明,发出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预言,因为资本主义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逻辑上都是个怪胎。这就有个问题,工人工资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到底有没有购买力?后来慢慢看得多了,也就知道了,这两件事都对,只是说的不是一个时代。工业革命前……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33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