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从芯片“冷战”,看技术的进化!


2022年11月15日 
11月10日,欧洲议会以560票赞成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欧盟游戏法案”。这意味着立法机关也正式认可电子游戏背后所潜藏的巨大价值了。此次决议的主要推动者、欧洲议会议员LaurenceFarreng在决议前的辩论发言中表示:“对于过半的欧洲人来说,电子游戏是他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看到了游戏生态背后繁荣的民用消费市场与潜力,欧盟通过了这样一个法案。其实民用市场的打开与发展,不光对各国经济、文化有强劲的促进作用,在以芯片、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的规模化上,更是尤为重要。刚好最近看了一些美国芯片发展历程的书,给大家分享下。1955年的加州,著名的“晶体管之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麻省理工天才物理学家肖克利带着一群年轻的研究员正在一片“未知之地”艰难跋涉。当时美国国防部主导的初代电子计算机已经结项,成果显著,只是刚诞生的那个计算机巨大无比,没达到国防部的预期。国防部希望把计算机应用到更加广泛的领域,比如生物和航天领域也需要这玩意,几乎所有的研究所也都希望有一台,而且军方希望把功能简单的控制单元(后来的芯片),装进导弹里,让导弹更精确。甚至把雷达,火炮通过芯片联系在一起,雷达看到目标后,不经炮手调整,火炮就可以直接射击。可是当时的计算机实在是太大了,根本没法铺开用。于是几个著名的实验室都展开了竞争式的研究,其中英国雷达研究所,贝尔实验室,还有文章开头提到的肖克利,他创立的肖克利实验室都在为这个项目做研究。肖克利本来在贝尔实验室做研究员,出了成果后,就出来单干。相比贝尔实验室,肖克利实验室可能大家了解得比较少,其实它做出的贡献非常大。不过最大的贡献,是后来出了八个著名“叛徒”。其中就包括咱们熟知的“摩尔定律”里的那个摩尔,他后来一直是英特尔的技术负责人,此时还在……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337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这次中美元首会晤,十个很不寻常的细节!
下一篇:懂王中期选举兵败内幕:越来越“台湾化”!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