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耐力更重要。开始去健身房以后经常听到人说一个概念:“训练痕迹”,大概指的是肌肉线条、血管凸起之类的直观映象。这个概念,在军队里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是指“能否在敌情之下长时间连续理解并完成简短口令或指令”。这就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要有“敌情意识”,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面临着敌情威胁的。这个说起来简单,实际上一点都不容易,短暂认识到敌情的存在确实很容易,正常人都会,然而要想事无巨细的都能做好、持续好几天都清醒,不经过长期训练是不可能的。举个例子,战术上规定“空情”出现的时候会有特定的动作,是为了防止敌方的空中侦察和袭击,比如要将易燃易爆物品移除到重要装备20米以外、搭建伪装网、减少热信号。智力合格的正常人都能做到,然而毕竟汽油每天都会用到,正常工作也会有很多热信号,持续工作两三天遇到空情警报的时候,你还能有这个意识吗?这需要持续长时间的训练。另一方面是能够理解“指令与口令”,还能够克服疲劳长时间持续理解与执行。很多人对于现代化工业化战争的理解是错误的,以为还是拼单兵战斗力的时代,其实早就不是了。所谓“现代化机械化工业化战争”,意思是“一群人操作重型机械”。既然是操作大型机械,那就是需要配合的。我们可以把现代军队想象成一群操作大型工程机械的工人,讲究的就是密切配合,很多现代化作战装备已经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了。甚至大家以为单兵操作的轻武器,实际上也是一群人在操作,你也可以把一个步兵班的轻武器看做是一台大机械,需要10个人共同操作,不然“步兵班战术”这种东西的意义何在呢?战士作为“操作手”,他们的配合就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335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