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朋友让我聊王稼祥,那今天就来聊聊。因为王稼祥的事比较简单,有些事在以前的文中也说过,这篇文章就不写长了,主要把几个关键事件说明白,捋清一些历史谣言。王稼祥的青年时期,可以说是莫名其妙的平步青云。1906年出生的王稼祥,原本和其他人一样努力读书升学,在激荡的时代潮流中参加爱国学生运动,经常上街游行反对北洋政府,顺便读《新青年》洗涤灵魂,轰轰烈烈却平平无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的命运轨迹应该是参加革命,然后按部就班的升迁,最后在史书中默默无闻。但1925年出现的意外,打断了王稼祥的命运轨迹。那年他在上海大学中学部读高三,不仅参加了共青团,还被选为学生代表进入学生会,成为上海大学中学部的明星。于是学部主任侯绍裘和王稼祥单独谈话,问他愿不愿意留学俄国,到莫斯科中山大学接受革命理论教育。王稼祥非常兴奋,立即表示愿意去:“既要革命,必须先研究革命理论,学习革命方法,我决议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去预备革命。”刚满20岁的王稼祥,懵懵懂懂的去了俄国。王稼祥在俄国学习非常刻苦,没几年就装了一肚子革命理论,还写信劝国内的朋友放弃“实业救国”之类的幻想,也到俄国考察学习,感受革命的气息。这时的王稼祥,在革命理论家的路上一骑绝尘。但也就在这个时候,莫斯科中山大学爆发“教务派”和“支部派”之争,在开会争辩时,政治观点不明确的王稼祥,和部分同学支持了“支部派”,给“支部派”投了关键的一票。结果就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20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