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防疫正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从今年夏天开始,全国多地爆发散点式疫情,尤其是在进入秋冬季后,不少地区的疫情有上升势头,在这背后,是奥密克戎在致病性大幅下降的同时,带来了大量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很容易造成疫情的隐匿传播,大大加剧了防疫的难度。另一方面,全球很多地方陆续放开,也对中国国内部分民众带来了刺激,很多人期待中国也能放开。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在防疫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层层加码”、“一刀切”等问题,导致一些民众对防疫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度有所下降。一段时间以来,有很多人对中国实施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提出了各种疑问,核心是中国为什么要在全球其他地方几乎都已经放开的情况下,继续执行严格的“动态清零”政策?本来,对于这个问题,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和媒体过去这段时间实际上早就已经反复回答过了,有些人可能是没有看到,也有一些人可能是看到了,但却因为结论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而选择了不相信。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再次出现,并且引发很多人的心理和情感共鸣?——这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相当一部分人对于中国实施“动态清零”防疫政策背后的科学依据和决策逻辑并不了解,由于不了解,所以不支持,甚至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这反映了,由于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由于疫情对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人对于疫情疲了、累了,内心渴望早日放开;——这反映了,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由于特殊的国情、社情,不得不放开后,对一部分国内民众产生了很大的刺激作用。他们没有看到……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72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