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苏东坡(上篇)!


2022年12月08日  浏览(11293)人
0
作者:何加盐
微信号ID:ihejiayan

苏东坡塑像/何加盐摄于眉山三苏祠

(注:由于本文篇幅较长,故分成三篇发送,今天先发上篇)
苏东坡,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古人之一,甚至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个“之一”都可以去掉。
喜欢苏东坡的,往往并非因为他的才华,虽然这也是原因之一,但更多却是因为他的洒脱,他的情趣,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他在逆境中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境界。
一个中国人,只要是开始关注精神世界,就一定会爱上苏东坡。
你会发现,你想追求的状态,苏东坡早就达到了;你想表达的心思,苏东坡早就用最优美的文字歌咏过了;你想去往的梦想之地,苏东坡早就在那静静地等着你了。
在那一刻,你会觉得:苏东坡,你真是我的心灵知己呀!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而感到更大的幸福,反而陷入到前所未有的空虚、无聊、焦虑、痛苦、迷茫的精神危机之中。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能回过头来,和东坡先生聊几句,也许会找回内心久违的安宁。
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苏东坡的世界。

1

家世

设想你是900年多前的宋朝人,从成都坐船,沿府河顺流而南,几个时辰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从狭窄的府河进入一条宽阔的大河,此即是岷江。
岷江奔流向南,在乐山与从西北方向而来的青衣江交汇,形成了一个大约六十度的锐角。这个锐角区域,分布着丹棱、眉山、青神等几个县,隶属于大宋朝的眉州府管辖,这就是苏轼小时候生活的地方。
苏氏一家从唐朝起就定居眉山,据苏轼的父亲苏洵考证,他们这一脉,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苏味道传下来的。唐中宗推翻武则天统治,恢复帝位后,苏味道被贬为眉州刺史,于五十八岁时逝世于此。其一个儿子遂定居在眉州,开枝散叶,形成了眉州苏氏大族。由于苏味道是赵州栾城人,所以苏家后人一直自称为“赵郡苏某”。
世事悠悠。中华大地经历了开元盛世后,又迎来了安史之乱,经历了中唐、晚唐的苟延残喘,遭逢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大乱,才终于进入了宋朝,此时,已经是两百多年过去。
苏家传到了苏杲(gǎo)这一代,虽然算不上名门望族,但也是世代诗礼的读书人家。后人记载他“善治生,有余财”,意思是善于经营,家里颇有积蓄。
苏杲的命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命好在于,他生了九个儿子;不好在于,九个儿子有八个英年早逝,只有一个活了下来,名叫苏序。
这里不得不感叹,古代人,能活下来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能活到一定年纪,有所成就,那更是天大的运气。
苏杲去世时,家里还留有良田一百多亩,眉州城里私宅一座,以及家族生意一摊,本来日子应该能过得很好。但传到苏序手里,他不善经营,又急公好义,救济别人的困难比自己有事还着急,结果搞得自己饭都吃不上了。
不过好在吉人自有天相,每次穷到饥寒交迫的时候,又总能缓过来,苏序便道:“我早就知道不会一直受穷的”,结果下回就更慷慨了。后人说他,“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
苏序有三个孩子,苏澹、苏涣、苏洵。大哥苏澹和二哥苏涣都用功学习,致力于考科举,获功名,而三弟苏洵却吊儿郎当,苏序也不大管,就随他去。后来,苏澹不幸早逝,苏涣却考中了进士,是宋代眉山最早考中进士的读书人之一。
很多文章说,苏涣是宋朝开国以来眉山第一位进士,其实并不准确,因为眉山人朱台符中进士比苏涣早了三十多年。但不管怎样,苏涣中进士,在当地以及在苏家都引起了巨大轰动。
苏涣中进士时,其弟苏洵才15岁,正是爱玩的时候。哥哥中进士对他来说,似乎没有太大影响,每天还是只顾着游山玩水,苏序依然不去管他,大概是觉得孩子里面有一个有出息的就行了,要是都有出息的话,自己老了后岂不是膝下无人?
18岁时,苏洵结婚了,妻子是当地大户人家的女儿,姓程。历史没有留下她的名字,后人们只能称之为“程夫人”。
程夫人的一生,当时人或许视为平常,但在我们后人看来,未免太过悲惨。她先后生了三个女儿,两个夭折了。生了三个男孩,有一个长到八岁,也死了。
苏洵依然是游手好闲,程夫人虽然不敢指责丈夫,但是内心毕竟闷闷不乐。而且从大户人家嫁到清寒的读书人家里,日子也过得捉襟见肘。
公公不善于打理家财,祖辈留下的财产基本上耗光了;大伯虽然考上进士,但也就做个小官,连自己家都顾不过来;自己老公——唉,不说也罢。
有人跟她说,你娘家这么有钱,为什么不向他们求助呢。程夫人说:“虽然我可以找爹娘,但是我丈夫就会留下要仰仗别人才能养活妻儿的名声”。她知道,凭苏洵骄傲的性格,这样做是绝对不可以的。
好在生活也没有全然亏待她。尽管孩子夭折了三个,但还是有三个活了下来。在丈夫在外面到处游逛的日子,她在家里一边操持家务,一边教孩子,总算是有一些慰藉。
到苏洵24岁时,不知为何,他突然悔悟,开始发奋读书。
苏洵本以为,凭着自己的聪明,要考个进士易如反掌。但没想到,苦读两年,连乡试考举人都没有考过。
苏洵又羞又愧,把以前所做的几百篇文章拿过来看,觉得写得太差了,不禁叹道:“我这学的啥玩意,跟没学一个样”,便一把火全都烧了,于是又拿出《论语》《孟子》《战国策》《韩愈集》等书籍出来苦读。
这一年苏洵26岁,按古代算法是27岁。后来儿童学的《三字经》里面有一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就是讲的这事。
28岁那年,苏洵离开父母妻儿,独自一人上京去赶考,又没考上。他留在京师未回,29岁又参加朝廷的“举茂才异等”考试,还是没考上。最后只好大江南北到处游历一圈,才回家来。
经过几次考试不中,苏洵基本上绝望了。开始把理想寄托在孩子们身上。虽然长子已亡,但毕竟还有两个儿子健康地活着,而且看起来甚是聪颖。
其中大的那个,谁都能看出是天才,但性格太奔放,不善于藏拙,大概很难建功立业,但是社会又少不了这样的天才。
小的那个,天赋也很不错,更重要的是性格沉稳谦虚,也许会有所成就。
于是,苏洵就给大的起名叫“苏轼”,所谓“轼”,就是马车的座位前方,作为装饰物的一根横木。
苏洵解释说:“车轮、车轴等,在车上都有自己的用处,独有车轼好像没什么用处。但是,一辆车少了轼,就不成其为车了。轼呀,我很害怕你不懂得掩藏自己呀!”。
小的起名“苏辙”。所谓“辙”,就是马路上车辆走过留下的痕迹。
苏洵解释说:“天下所有的车,走路都要沿着车辙走,但是说起车的功劳,辙却并不在其中。但是,车子翻了,马累死了,这些灾祸也不会波及到车辙,所以这个辙,是善处祸福的。辙呀,我知道你能免灾的。”
“知子莫若父”,日后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的命运,如同苏洵在《名二子说》里面讲的,一模一样。

2
孩提

苏轼,字子瞻,出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换算成公元纪年,是1037年1月8日。
这个日子大家要特别注意,古代计算年份,是把头年和尾年都要算上的,与现代算完整经历的年份不同。
例如苏轼满月那一天,是景祐四年一月十九日,由于中间跨了一个春节,按古代算法,苏轼已经两岁了;但按现代算法,那一天是公元1037年2月7日,苏轼出生才三十天,算零岁。
所以,苏轼是传说中“虚两岁”的人。我们看古书上苏轼的年龄,要减掉两岁,才和现代人理解的相符。
由于父亲总是在外赶考和游历,苏轼小时候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程夫人本身出身于书香世家,所以能带着孩子们读书。
程夫人教育孩子时,更关注的是品质修养,而不大关注应试的内容。她曾和苏轼、苏辙说:“你们读书,不要学那些书生,每天只想着求取功名。”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一点。有一回,程夫人给苏轼讲《后汉书》的《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名臣,品行高洁,天下所知,后来被权臣谋害,本来有机会逃走,但他不逃,决定以身殉理想。
范滂跟母亲说:“弟弟很好,能供养您。我要去黄泉陪同父亲了,请您不要悲伤。”
他母亲说:“你能和李膺、杜密这样的大贤臣齐名,死有什么可遗憾的!既有了好的名声,又想要长寿,怎么可能兼得呢?”
程夫人讲得感慨不已,苏轼也听得热血沸腾。他问妈妈:“如果我以后也要当范滂这样的人,您会同意吗?”程夫人说:“你能当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当范滂之母吗?”
苏轼的这种理想主义,虽然后来并没有让他送命,但是也吃尽了苦头。
苏轼六岁时,被送到学堂去读书了。说是学堂,其实是一座庙宇,名叫天庆观;老师是一个道士,名叫张易简。大概在当地很有名,所以很多家庭都把孩子送过来学习。
在几百名孩子中,苏轼是老师最喜欢的两个之一,所以常常带在身旁。
入学不久,有一次,有人从京城来,拿了一篇文章给张道士看。
这是一首四言长诗,名曰《庆历圣德颂》,内容是描写宋仁宗提拔了十一位大臣,歌颂皇帝知人善用。
苏东坡虽然只有六岁,但是站在旁边就把全文给念了出来,并且理解了其中的内容。他问老师:“这里面写的十一个人都是谁?”
老师说:“小孩子知道这些干什么?”
苏轼回答:“难道这些人是天上的神仙吗?如果是神仙的话,那我不敢问。如果是人的话,那知道一下有什么不可以呢?”
老师觉得这娃了不得。便细细给他讲了。并告诉他,其中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当代人杰啊!
苏轼把这几个名字深深印在脑海里。此时的他还不知道,日后他的生命,将会和其中几位深深地纠缠在一起。
在天庆观上了两年多学以后,苏轼回到了家里,跟父母读书。此时,由于家里日子过得艰难,苏洵和程夫人从苏氏大家庭里分家出来,住到了眉州城里的纱縠(hú)行,做一点纱绸之类的生意。
此后苏轼就一直以此为家,日后诗文回忆里,多次提到纱縠行的老宅。

图片

眉山纱縠行苏轼故居(后人重建)
老宅后面有一个小院,是苏轼兄弟经常玩耍的地方。由于程夫人要求孩子们和婢女仆人们都要爱护小动物,不能杀生,所以后来有很多小鸟也不怕人,都跑来他们家的院子做窝,甚至把窝做得很低,低到苏轼不用爬树、不用搬梯子,就能看到鸟蛋和小鸟。
苏轼年轻时只觉得好玩,长大了回忆起来,就感叹道:我妈妈太善良了。这些小鸟也是因为知道我们不会伤害它,反而会保护它不受蛇鼠等的伤害,所以才来我家住的。
程夫人还有另一个让苏轼深深感到受教育的地方:他们家搬到纱縠行不久后,有两位婢女正在干活时,突然地陷下去,发现下面有一个瓮,上面用乌木板盖着。
古代人喜欢把金银财宝藏在地底下,这里出现一个瓮,毫无疑问必定是前人藏的财宝。
家人想要把瓮取出来,程夫人制止了,并说:“不是我们家的东西,不要妄取”,命家人又用土填回去。

3
少年

从苏轼8岁多开始,苏洵就自己教苏轼兄弟了。此时,他经过六七年的苦读,文学水平已经非常高
苏洵采取了一种“中心揣摩,忍而不发”的读书方法。苦读期间,他只是用心体会,并不下笔成文。直到六七年后,胸中感情与见解已经汹涌澎湃,忍无可忍,不得不发,才提笔作文。结果下笔千言,顷刻而就,蔚然大观,遂成为一代大家
他教苏轼兄弟,也和当时应试的文字不同。他追求的是“文以气使,文以载道”,效仿的是孟子、韩愈和战国策的“古文”写法,一洗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以来主流的浮华之气。这和宋朝前期科举取仕的标准截然相反,难怪他自己考了很多次也考不上。
苏洵对苏轼兄弟的课业要求非常严格,经常要检查他们的学习进度,给苏东坡留下了过刻骨铭心的印象,以至苏东坡到六十多岁时,还会被噩梦惊醒。
在《夜梦》诗里,苏东坡写,他梦到父亲来检查他课业完成情况,他说,“我本来像孩子一样玩得正开心,一下子就被吓醒了,顿时心里就像被挂在钓钩上的鱼一样难受”。
这也说明了苏轼的天性是不爱被管束的。哪怕父亲管得这么严,他还是会经常溜出去玩。乡间的一切,都令他感到新奇。日后,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成为他魂牵梦绕,歌咏不已的东西。
尽管苏洵自己屡试不中,但是对苏轼兄弟的期许很高。苏轼才八岁多,苏洵就叫他仿造欧阳修当高官后写给皇上的谢恩文。苏轼仿出来之后,苏洵很高兴,指着其中最好的几句说,“这些句子,希望你以后用得上。”
为了实现自己平生的抱负,也为了给孩子们谋个好的前程,这位父亲操碎了心。他经常去拜访蜀地的官员们,把自己以及孩子们写的文章拿给他们看,请求他们向朝廷推荐自己,以及提携两个孩子。
苏洵原来游历天下时认识的一个朋友雷简夫,正好到眉州旁边的雅州(今四川雅安)来当知州,他一向非常欣赏苏洵,认为是“王佐之才”,就帮他向朝中大臣韩琦、欧阳修等写推荐信,希望朝廷能破格提拔贤才。
但也许是雷简夫的分量不够重,也许是朝中大臣有别的想法,这些推荐信没起到什么作用。
苏洵又去成都拜见益州知州张方平。张方平是当朝名臣,当时是因故被贬到四川来的。他在朝廷中,说话有一定分量。
张方平读了苏洵文章,又见了苏轼兄弟后,也是非常看重。尽管他和欧阳修此前有过不和,但是为了让贤才不被淹没,他依然还是写信给欧阳修,高度评价三苏,并且恳请欧阳修一定要向朝廷争取,要把苏洵用起来。
虽然说这些信没能帮苏洵求得一官半职,但是苏洵、苏轼、苏辙的名字,在韩琦、欧阳修等朝中大佬那里,已经开始流传了。
张方平和苏轼之间,有件小事值得一提。当时张方平问苏洵,苏轼最近在读什么书?苏洵说,在重读《汉书》。张方平觉得很奇怪,说:“读书还要读两遍吗?”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张方平是一个超级天才,他看书从来只需要看一遍,就全都记住了,不用看第二遍。他本以为,像苏轼这样的天才,过目不忘应该是基本功吧,怎么还要看第二遍呢?所以,估计他听到苏洵的回答时,难免有些失望,甚至可能有些鄙视吧。
后来苏洵回家和苏轼讲了这件事,苏轼说:“这位老人家不知道,人间还有看三遍的呢”。
原来,苏轼读书,有他自创的方法,例如读《汉书》,每次过一遍只专注一事,如治道、人物、官制、兵法等,下次再专注于另一事。这样几遍下来,《汉书》所写的内容,就全部烂熟于心了。
这个方法被称为“八面受敌”法,在当时和后代,都受到很多人的推崇。
在苏轼兄弟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家里出了两件事,一件大悲,一件大喜。
大悲的事情是,苏轼的姐姐苏八娘,出嫁之后因被夫家虐待,患病不治而死。这件事让苏洵也极度伤心,因此而写文章大骂亲家,并断绝了来往。
更悲惨的是,苏洵的亲家,不是别人,正是程夫人的哥哥。
按照当时习俗,表兄妹是可以结婚的。苏八娘十六岁时,嫁给了妈妈的亲侄子、自己的亲表哥程之才。
这本是亲上加亲的好事,但是苏八娘在程家,不知为何,不受公公婆婆(也是舅舅舅妈)的喜欢。
她十七岁生完孩子后,得了重病,婆家也不管她。苏洵夫妇知道后,“忧惶百计惟汝母,复有汝父惊且奔”,赶紧把她接回家照顾。
本来病经过治疗已经有起色了,结果夫家派人把孩子抢回去,并把苏八娘骂了一顿,说她“不归觐”(不回夫家)。
在古代来说,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夫家的人,“不归觐”可是重罪。苏八娘又愧又怒又急,病立刻加重,三天后就去世了。
苏洵后来写诗、写文章,骂程家寡恩薄义、闺门混乱、贪财无厌、寡廉鲜耻,是“州里之大盗”,并且还把这些刻成碑文,广而告之。两家彻底翻脸,成为互相仇恨的大仇人。
最可怜的就是程夫人,一边是自己的父母和哥哥,一边是自己的丈夫和女儿。父母干的坏事,伤的是她最亲爱的女儿;丈夫尖酸刻薄辱骂,骂的又是自己的父兄。这些事,这些话,一刀刀都戳在她的心上。
苏八娘去世后两年,伤痛在苏家渐渐褪去,苏轼和苏辙又都迎来了人生的大喜事:他们俩同时娶媳妇了。
其实当时哥俩的年纪都不算大。苏轼十八岁,苏辙十六岁。之所以要这么早就娶妻,是因为苏洵准备带领两兄弟赴京赶考。这一去,不知道何时能回,不如干脆把亲事定下来。
苏轼娶的是隔壁青神县一位姓王的姑娘。我们今天得以知道姑娘的名字,王弗,这也是苏轼性格洒脱,对待女性更为尊重,因此留下了夫人的名字。要不然,后人就只能如称呼苏洵的妻子程夫人,苏辙的妻子史夫人一样,只知道叫苏轼的妻子为王夫人了。
王弗的父亲也是一位读书人,中过举,但是未考中进士,在当时称为“乡贡进士”。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王弗也是饱读诗书。
由于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女性都是不读书的,所以刚开始苏轼还不知道王弗读过书。
后来是苏轼有时候背书背不出来,王弗在旁边把下一句接上,他才知道老婆也是个文化人。
再后来,他写文章时需要用到什么典故,有时自己想不起来,还要老婆提醒,他才知道,原来老婆那么厉害。
新婚的旖旎日子没过多久,小两口就迎来了离别。
宋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从眉州一路北上,经成都,过剑阁,走凤翔,越长安,历时两个多月,终于抵达了北宋京城开封。
那一年,苏洵46岁,苏轼19岁,苏辙17岁。

4
赶考

苏洵父子三人抵达京师后,两个孩子准备参加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而苏洵则拿着名刺,怀揣着自己觉得比较得意的文章,到处去拜大佬。最重要的自然是韩琦、富弼、欧阳修,范仲淹当时则已经去世了。
被公认为当时“天下文坛盟主”的欧阳修,对苏洵的文章大为倾倒,不仅将苏洵礼为上宾,向其他人极力宣扬,而且还上书向朝廷荐才。
但不得不说,以文学见长的人和以政事见长的人,对人才评价的标准完全不一样。虽然欧阳修如此推崇苏洵,但是长期处于宰辅地位的韩琦和富弼,对苏洵那些政治见解和政策建议,却完全看不上。韩琦好歹还敷衍一下,富弼则直接毫不客气地排斥。
苏洵快五十岁的人了,没有任何从政经验,只是从书本上学了一些皮毛,就来纵论军国大事,被韩琦、富弼鄙视,也是顺理成章的。
所以尽管他四处钻营,又有欧阳修帮忙引荐,但最终,朝廷只是给了他一个很小很小的官。苏洵觉得很丢人,辞而不任。
好在孩子们给他争了气。在这次科举考试中,苏轼和苏辙都大放异彩。他们各自的应试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成为当时传遍京师,日后将传遍天下,传承百世的名作。
尤其是苏轼的文章,当时的考官梅尧臣看了之后,如获至宝,赶紧推荐给主考官欧阳修。欧阳修一见之下,也是大喜,当即要把这份卷子定为全场第一。
但正要落笔打分的时候,突然想起,这么好的文章,别人恐怕写不出来,只能是我的弟子曾巩啊,我要是给他打了第一,岂不是让别人说闲话。
于是,欧阳修就判此卷为第二名。后来才知道是苏轼写的。
接下来的考试,苏轼和苏辙,也是势如破竹,一直笑到最后,双双高中进士。
兄弟俩第一次参加科举,以如此年轻的年纪,就双双中榜,一下子成了全国的传奇。
苏洵不禁感叹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子如拾芥。
苏轼二人能这么轻易中进士,最要感谢的,除了他们的父亲之外,就是主考官欧阳修。
要知道,宋朝前期的科举考试,能够脱颖而出的,往往是晦涩古奥、华丽铺陈的文字。到了欧阳修,才决心以自己文坛盟主的地位,一改天下的文风。
所以,他不仅自己写文章力求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教学生也这样教,当考官录取学生,也按照这个标准。原来那些习惯写古奥、华丽文字的,全都被他黜落了,而文辞平易,言之有物的文章,就被他高看一眼。
苏洵历来教育苏轼苏辙,就是这一路文风,所以两兄弟能高中,不得不说,既是努力,更是运气。而苏洵自己,就只能叹息生不逢时了。
欧阳修的这一大胆改革,也造就了中国科举历史上人才最盛的一次考试。他不仅取出了苏轼、苏辙、曾巩这样的文学大家,也取出了程颢、张载这样的儒学大家,这一年的进士,还有九人后来当上了宰辅大臣。
按照当时科场惯例,考完试之后,考生们要写信给考官,表示感谢。苏轼写的《谢欧阳内翰书》,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欧阳修看完之后,击节赞赏,情不自禁地写信给朋友说: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

回到家之后,欧阳修还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跟他的儿子说,“你们要记着,过三十年后,就没有人谈论我了”。意思是,大家都去谈论苏轼了。
苏辙写给韩琦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也成了千古名篇,后来与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一起被选入《古文观止》,成为后世读书人必读的书目。
而宋仁宗那天主持完殿试之后,也是眉开眼笑,退朝后兴奋地跟皇后说:“朕今天给后世子孙得了两名太平宰相”。
以上种种,让苏轼苏辙两兄弟,成为嘉佑二年开封城最为灿烂的两颗明星,把当年的状元榜眼探花的风采,全都盖过去了。
谁能都能看出,光明远大的前程,已经在两兄弟面前展开。
而恰在他们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家乡传来惊天霹雳般的消息:
程夫人病逝了。
(未完待续)
主要参考资料:
【1】苏东坡新传,李一冰,四川人民出版社
【2】苏轼十讲,朱刚,上海三联书店
【3】苏轼传,王水照 崔铭,人民文学出版社
【4】东坡先生墓志铭,苏辙
【5】东坡志林,仇池笔记,苏轼

本站网址随时可能更换,请关注公众号,以防失联!



已有180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来自英国的警告!
下一篇:如果没有李世民,大唐就是翻版的北宋!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站点声明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