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阿凡达2》看了,整体感觉是效果不太好,甚至可以说很差。我不知道年轻人们咋想的,反正我自己对电影的一点肤浅理解是,电影最起码的一点是剧情,剧情好了,那些画面、场面、运镜、长镜头、IMAX什么的才有意义。如果剧情稀烂,就好像用顶级餐盘呈上来一只死老鼠一样,旁边还放着纯银餐具,估计你也没啥胃口吧,然后厨子说他为了这道菜做了整整十年也挺搞笑。《阿凡达2》倒也没有这么差,可以看做是精致的餐盘里放着一只活老鼠,我反正是差点看睡着,希望你们喜欢吧。不过本文不准备讲剧情什么的,想讲讲这片背后的社会学逻辑,两年前聊过一次,这次做了大改。主要参考第一部,一方面剧透不合适,另一方面两部剧情也差不太多。咱们先说电影里的几个基本隐喻:星际时代—大航海时代;地球人—欧洲殖民者;科学家—皇家科学院的学者们;潘多拉—美洲大陆;纳美人—印第安人。电影里暗示的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是个大杂烩,比如最明显的,纳美人长得都是些蓝人,大家第一反应想到啥?当然是“凯尔特靛蓝突击者”,也就是《勇敢的心》里边那伙把蓝色涂脸上的人,他们是英格兰岛上最早的土著。真实历史中他们的涂装比电影里夸张得多,赤身裸体,浑身涂蓝,远远看起来就是个小蓝人,可不就跟纳美人似的?后来这伙人被外来的罗马人和昂撒人基本上……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72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