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政府宣布新冠“乙类乙管”后,基本上宣告三年防疫走到了尽头。周末出去走了一圈,发现北京的商场已经有了人流,环球影城又排起了大队。这几天每天晚上都堵在路上,以前碰上这种情况,每次心里都要暗骂,只是这次,却激动得热泪盈眶,跟着车流缓慢向前,觉得生活也在向前。北京地铁每天公布流量数据,周一那天已经到了450万,这个数据和巅峰时期的1000万、放开前的700万还有点距离,但是要知道,就在两周前,北京的地铁流量跌到了100万左右。可以说,那时候是这座伟大城市的至暗时刻。现在北京客流每天增长三四十万,预计过两周能回到700万。相当于说,现在处于一个中间节点,北京这座千年北方要塞城市已经顶住了病毒的攻击,正在逐步恢复。如果不出意外,北京可能是第一座能顺利康复的超级城市。有人说,博主你聊这玩意干啥,为啥不去医院看看堵车了没?这两天不少人眼里,“经济恢复”这事搞得好像跟“救助老年人”相悖似的,其实只有经济迅速好起来,一切才有希望,否则那就是雪上加霜。有个常识是,如果经济不好,会导致很多人抑郁,为了省钱有病也拖延不去治,同样会死很多人。而且政府开支是从经济流量中抽成的,只有经济活跃起来,政府才有钱,才能扩大公共开支,才有钱救助更多人。所以说如果经济好不起来,对老年人是双倍杀伤。已经到了这一步,闯关阶段,根本没有其他任何选项,只能是硬着头皮往前走。既要治病救人,也要尽快恢复经济,这两件事不但不矛盾,甚至可能是一码事。还是那句话……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7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