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世界唯一坚持清零的中国的破防,以及包括世界范围内来势汹汹的新变种等疫情的变化,很多人终于清楚意识到单纯的“放开”和“群体免疫”并不会让新冠消失,所以都开始希望某种或者是某些技术可以解决所有的疫情问题,让世界回到之前的样子,不得不说,这个想法有些理想化了,但是在目前的处境下也情有可原。起码在未来三五年内,想让世界恢复到2020年之前并不太现实。不过从目前各方面的进展来看,确实有些技术可以明显减弱新冠的影响,让人类社会目前的持续失血程度降低,维持起码的运转秩序,它们确实值得我们讨论一下,对这些技术进行一些展望。首先要讨论的,依然还是疫苗技术,疫苗技术确实改变了人类与传染病对抗的方式,在可见的未来,疫苗技术的迭代,依然是对抗新冠的重要因素。现在阶段的新冠疫苗,还是很不成熟的版本,对变异毒株的效果很不理想,粘膜免疫的效果似乎也不稳定,免疫力的持久性也不乐观,这些都是关键的优化方向。应该说关注最多的,是关于疫苗抗突变的研究,这方面的内容笔者之前也讨论过一些。为了对抗现在和未来可能的突变,人们选择了各种方法,有的更换成现在流行毒株的抗原,比如说现在的各种多价疫苗,都是这方面的思路,这也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比较可能的思路,像是辉瑞和莫德纳的二价疫苗,国内获批的也有神州细胞的二价疫苗,在研的就更多了。但是这种思路,对于突变的足够快的新毒株来说能否奏效,是个很严肃的挑战,总归这种思路比起原版的疫苗还是有一些优势的。还有一个努力方向在于佐剂的更换,人类在许多疾病之中的研究经验证明,更有效的佐剂可以提高抗体的滴度和广度,这点经过验证,对于新冠也是通用的,同时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一些全新设计的佐剂也投入了研发之中,不过佐剂的升级,主要的受益者是各种重组蛋白疫苗,其他路线的疫苗,与新佐剂并不搭配,这也算是个不小的问题。不过有一个思路倒是对于大多数疫苗通用的,那就是对于抗原进行修饰编辑,来提高抗体产生的滴度和广度,这个思路对于mrna,重组蛋白或者是病毒载体疫苗都是通用的。天然的抗原往往并不是最利于产生抗体的抗原,经过修饰,或是多种不同毒株抗原的拼接嵌合,可以诱导出来更强的免疫力。现在在研的大多数新一代新冠疫苗,几乎或多或少……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78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