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让我们先沏壶茶,然后开始慢慢讲:邓艾出身寒门,曾任“上计吏”——这个职位,大约就相当于如今市级财政局里的工勤人员。在这个事上,邓艾跟司马懿算是颇有缘分的:司马懿入仕的第一份工作,是“上计掾”,也就是市财政局的局长。为什么身处同一个系统,邓艾就只是一枚小小的工作人员,司马懿却能上来就当局长呢?这是因为司马懿乃是世家出身,祖上五代都是部级高官——这就叫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邓艾人生最大的机遇,就是他在做上计吏时见了一次太尉司马懿。这次见面应该只是一次常规性的工作汇报,但邓艾靠着出色的表现,让司马懿极为欣赏,直接就把他调入了太尉府中任职。过不多久,邓艾又改任尚书郎——这个职位类似于今日的中办或者国办工作人员。所以你看,人生的际遇是多么神奇,有时候这么一次偶然的会面,就让未来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怎么样才能升得了官呢?答案是:跟着好领导好好做事。你好好地给好领导打下手,等他做出成绩立了功升了官,水涨船高之下,你自然也能跟着往上走了。邓艾就是这么一步步跟着司马懿往上走的。在司马懿死后,他又先后听命于司马师、司马昭。几十年下来,邓艾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战功累累:高平陵之变后,淮南先后发生了三次反对司马氏的叛乱,邓艾参与平叛,屡立大功。同时他还建议在淮南开河渠、屯军田,这条建议被司马懿采纳,为魏国朝廷后来平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邓艾在西线也有傲人的战绩,他与郭淮多次击退姜维的进攻。因为战功卓著,在伐蜀之前,邓艾已经是食邑六千六百户的邓侯。食邑的多寡,代表战功的大小。这里可以对比的是,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前夕,食邑万户。司马懿在西线军事上的后任郭淮,也就是邓艾的另一个老领导,食邑才两千七百八十户。不过尽管如此,邓艾也依然有他的烦恼,那就是他并不是司马氏的“自己人”——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他不是司马昭的“自己人”。司马懿在世时,甚至到司马师在世时,邓艾在司马氏父子那里都很说得上话,史书中有不少邓艾对司马父子进言的记载。但自从司马昭秉政后……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88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