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有些事,比生死都重要”》里说到,教员读《念奴娇·登多景楼》时痛哭流涕,1976年春节看电影又大哭一场,读者朋友们让我说说这些事。那今天就来说说。生命的最后两年,教员经常有选择性的读宋词,因为有些话已经说过太多次了,但是效果不大,身边又没有可以倾诉的人,他便选择和宋人对话,用宋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意。1975年4月,教员正在杭州修养,期间便指示工作人员给他印刷大字本的宋词,篇目包括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孝祥的《六洲歌头·长淮望断》等等。这些宋朝词人,清一色的壮志未酬。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是这样的: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前半段写景,后半段感叹吴、晋、宋、齐、梁、陈这六朝不思进取,偏安江南的温柔乡,最终国破家亡。最后一句,王安石以古喻今,意为宋朝不坚持变法,迟早走上六朝亡国的老路。在1975年那个时间点,教员读这首词,指向性非常明显。如果说王安石的词意,写出了教员的告诫,那么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则写出了阻碍国家进步的原因,以及教员的期望: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需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指出了六朝败亡的原因,以及当时革命……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73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