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中美科技博弈的前期分析中,作者将美国半导体政策目标归纳为“国际地缘政治战略诉求+科技领先诉求+产业成本诉求”。作者认为,当前由美国强推并由其盟友跟进的“供应链去中化”策略,既有客观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原因,同时也有美国内部不同方面的“不同意愿”。但就现实而言,不但各国/地区之间并非铁板一块,即便美国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利益相关方。之所以形成当前的状况,直接的外部因素包括两个:一是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在前期出现现实的脆弱性;二是俄乌战争对这种供应链脆弱性予以强化。美国非常积极的利用了这两个外部因素,从而在深度全球化时代暂时重获对其欧洲、亚洲和澳洲盟友的战略主导权。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及,此轮美国领导的中美博弈并非像1980年代日美、德美贸易战时那样,由美国商业利益群体所主导并获得美国政界支持,正好相反,是由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界所策动,说服商业利益群体和盟友予以接受。这种情况既与美苏争霸时期不同,因为当时两大阵营几乎没有相互渗透的经贸关系,同时也与1980年代西方内部的贸易争端不同,因为当时美国与盟友之间并无地缘政治问题存在。在前文中作者也对美国当前策略的历史进行分析,提及美国当前以地缘政治战略目标为政策源的理论基础,最为接近的应当是JohnMearsheimer(米氏)的进攻性现实主义(offensiverealism)。米氏的此种理论符合人性恶的理念,其基本逻辑是,国际体系具有三个特征导致国家间彼此相互提防,包括……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8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