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核心观点是,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全世界的去美元化风起云涌,人民币国际化也不断攻城拔寨,好消息接连不断,但时至今日,人民币的国际化仍然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美元霸权仍然实力雄厚。其典型标志就在于,根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也就是Swift,统计的数据,美元在国际支付当中的占比大约40%,而人民币只有2%,只有美国的1/20;美元在国际支付当中的贸易支付占比高达80%以上,而人民币大约只有4%,也是美元的1/20;美元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大约60%,人民币大约只有3%,也是美元的1/20。关于这个依据,有的朋友提出了质疑,说人民币国际支付主要通过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所以国际上的那个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也就是Swift,统计的数据,不靠谱,甚至可能漏掉了很大的数字。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和国际上的那个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分别是干什么的。我想通俗、简单、直白、口语化的这样表述,Swift就是一个送信的,而Cips才是结账的。也就是说,他们干的不是同一件事,当然他们最终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国际支付,但处于国际支付的两个不同的环节。就好比是,两个人共同要做一桌的菜,张三是负责洗菜的,而李四是负责炒菜的,他俩干的不是同一个事,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做一桌子菜。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又要捋一捋什么是国际支付,口语话的表述叫做结账。结账是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了什么样的场景呢?打个比方……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76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