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是雁过拔毛,还是人心向背!


2023年06月20日  浏览(4872)人
0
来源:大树乡长(ID:dashuxiangzhang)

日子是不好过的,生存压力是明显的,没钱是真的没钱,有点小钱的也都不敢消费投资。个人、家庭的谨慎最终反映到宏观数据上,就是不景气和不及预期。


这里面既有国内的小气候的原因,也有国际的大气候的影响。


世界经济在全球化的黄金年代狂飙几十年后终于到了新的阶段。


因为全球化,所以交易成本低,贸易便利;因为背负债务上杠杆,所以借了未来的力,经济得以高速发展。


国内有国内上杠杆的方式,国外有国外的方法,这里面谁不上杠杆,谁就没法在过去的增量中吃到大头,中美莫不如是。


所以,中国有4万亿和天量地方债,美国的债务总额从2008年的10万亿美元来到2019年的22.72万亿美元。


所以,从2008到2019年10年间,全球GDP增加了21.88万亿美元,中美合计增加11.7万亿(中国增加了8万亿),新增占比达53.47%。


债务终归是债务,不能无限增长;加杠杆发展快是快,但并不是没有弊病。


于是有人就会问: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我并不喜欢这个梗,因为这个问法充满了问责的情绪,而且仿佛之前是做了什么坏事,不应该这么做;


但是凡事都有利弊,做事成效可以区分高低,不是说有成绩就可以不管产生的问题,所以秉着更为理性的态度,我更愿意这么问:


这件事做得有效吗?


这件事做得有效率吗?


任何政策都是分两方面的。我们过去的发展模式是依靠土地财政进行政府投资,政府拿到钱再花在基建、开发区、招商引资上,这是政府投资线;


在市场投资线上,则是基建、开发区修好后筑巢引凤,吸引企业投资,发展产业,进而再带动消费。


当然还有条众所周知的线,即是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既深深绑定地方政府财政,也对地方GDP颇有贡献。


道理听起来是很好的,但是现实却不一定按照设想来。


所有地方政府都可以搞土地财政,搞开发区,地方经济也的确获得了高速增长,这证明了既有的发展模式是“有效”的。


但是并非是“有效率”的。


有效率是要看投入产出的,产出还要看是正收益产出还是负收益产出。


一个地方经济增长了10%,但是为了这10%的增长让投入增加了20%,而这额外的20%投入甚至主要靠债务,靠来自银行的贷款、地方的城投债,那么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增长是有效率的增长吗?债务的增长甚至赶上经济的增长真的合适吗?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看这10%的增长是正收益的还是负收益的。


比如地方政府要建设开发区,但是该地方政府深处内陆,远离港口,运输物流成本较高,本身就不那么适合承接产业转移,难以形成产业群。


难以形成产业群,就不能通过规模化进一步压低成本,反过来更不利于产业转移。


加之东部沿海工资相对高,生活丰富,使得中西部又处于人口流出的状态,那么消费市场更加萎缩。


当人口流失、产业基础薄弱的地方政府将有限的经济资源、优惠政策用于建新城、搞开发区的时候,能比东部沿海搞开发区、搞房地产扩张更有效率吗?


显然不会,而且会造成大量鬼城,然后留下一地债务。


换句话说,中国太大了,每个地方要发展必然需要不同的思路。单纯债务扩张上杠杆搞投资,很有效,而且短期内立竿见影,但各地的效率是不一样的。


有人借1块钱,能产生5元的收益;有人借一块钱,甚至产生不了1块钱的收益。前者利国利民,后者明知道没收益还这么做则很有可能是损公肥私,雁过拔毛了。


当经济繁花似锦的时候,自然少有人去注意这些问题,但恰恰是这繁华之下,诞生了周公子、北极鲶鱼等蛀虫。他们好巧不巧地都是“基建家庭”,是这套模式下的硕鼠。这些人在举没必要的债搞没必要的基建后,给人民群众留下的只有债务,而不是财富。


如今我们面临巨额的地方债务风险,内外经济循环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这个时候恰恰是该总结过去剔骨疗伤的时候,危机正好倒逼改革。


过去的发展模式让我们“狂飙”,但是“狂飙”并不能持久,也不能可持续发展,当下应当痛定思痛转换到新模式新轨道上。


我写下这些,写下“有效”和“有效率”之辩,就是要让大家心中都有一杆客观评价的称——


公义的称决定了人心向背,理性的称决定了发展的道路能否行稳致远。


留一杆秤,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射向那早该见光的角落。


本站网址随时可能更换,请关注公众号,以防失联!



已有117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股市操盘丨本周大盘有望先抑后扬,注意节前低点或在这里出现!
下一篇:中美关系怎么走?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站点声明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