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观点认为,我国应像一些国家那样直接发放现金,刺激消费需求。这种方法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成本太大,在我国根本不可行。上面这段话来昨天在朋友圈疯传的这篇《厘清扩大内需的八个认知误区》的截图。在所有人都翘首企盼,有真正实惠政策落地,能够多少雨露均沾的时候,这样一种言论,对于很多人,不亚于是当头一棒。让大家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扶苏更加悲观……先说说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学习时报》这篇文章的作者“陈龙”因为叫“陈龙”的人挺多,简单检索了一下。大概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龙”。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呢,根据网上资料是1956年6月,是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财政部要加强财政经济问题研究的指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2016年2月更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之前是属于财政部的直属机构,16年之后就不是那么明确了。(对了这个财科院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保护珠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开展珠心算研究。还成立了一个珠心算研究院,每年举办一场全国珠心算发展高端论坛。)说完作者,我们来实际看看文章:文章中对于不应该“发钱促消费”提出了三点原因:一:这种方法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成本太大……假如每人发1000元现金,则需要约1.4万亿元,但这对刺激消费能起到多大作用呢?二: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结构和消费意愿也制约了其效果……居民的预防性动机增强,消费更趋保守,这样势必造成宝贵财政资源的低效使用。三:鼓励居民消费,更应着眼于加强社保体系建设,让老百姓有个稳定的预期,解决好住房、养老、育儿、医疗等制约消费需求的主要问题。这三个理由吧,看起来吧,很有道理,但是实际上吧……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77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