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乘火车离开北京前往苏联访问。彼时,新中国刚刚在抗蒋上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完成了对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动态清零,急需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获取国际上的资金和技术。于是,在刘少奇同志先行打完前站后,毛主席开启了正式访问。此次访问苏联,明面上是参加集体活动掩人耳目,实质有两个主要目的,一个是在之前签订的中苏旧约基础上,改签新约,一个是跟苏联商讨贸易、投资以及技术转移等事宜。对于中苏旧约,我们一直表示这是不平等的,希望缔结一个更为公平的新约。但是苏联基于实力地位出发,很强硬的表示要按照旧约来执行,导致谈判进入到了僵局,气得我方多次拍桌子,两位大老板的会晤也不得不一再推迟。而打破中苏谈判僵局的,不是苏联,也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就在火车驶向莫斯科的两个月前,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召集乔治凯南、费正清等智囊开会探讨美国的对华政策。虽然艾奇逊跟凯南并不对付,但还是一致认为,中苏会因为短暂的利益站在一起,但内部根本性的分歧会导致双方分裂,美国应该采取现实的政策,通过打入楔子来破坏中苏关系。于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8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