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斗争,本质上是妥协的艺术。抗日战争前,我党在各地发展革命根据地,和国民党干仗。国民党的统治基础,是地主和买办,因此这一时期,我党坚决推行土地改革,在打击地主的同时,也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而得到土地的农民越多,越能扩大我党的群众基础。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虽然我党还在发展根据地,但策略有了很大的不同,强制性的土地改革少了很多,主要推行的是“农民交租交息、土地减租减息”。其实就是让农民少交,但还是要交。并不是我们就不推行土地改革了,而是国共需要合作抗日,地主是国民党的统治基础,这时候再推行土地改革,就会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应对日军的压力已经够大了,再让一大批地主倒向日军,那抗战胜利的把握就小了,但农民的诉求也不能不管,因此折中一下,就让农民少交,地主少收。这样农民的负担还是减轻了,地主尽管少收了,却还是有得收,有了这份既得利益,就不至于完全倒向日本。这就难免会被一部分人骂,然而,这就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8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