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有些话,是讲给后人听的”!


2023年10月01日 
昨天去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剧情中规中矩,不出彩但也不拉跨,不像是专题电影,更像是陈凯歌凑了一帮人拍了一部纪录片。只谈电影的话,能给80分,再加5分的题材分,共85分,不能再多了。最近几年,关于志愿军和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非常多,其中不乏口碑爆棚的作品,例如《长津湖》系列就不错。那为什么要重复拍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呢,这种中规中矩的电影,有存在的意义吗?可能片方有商业因素的考量,但从社会因素的角度来看,我个人觉得还是有意义的。先谈点历史吧。两千多年前,汉朝立国七十年以来始终面临匈奴的侵略,不是兵临长安威胁首都,就是在边塞郡县抢掠财富和人口,给汉朝造成巨大的损失,也严重打击了汉朝的声望。汉武帝继位以后,不能容忍匈奴的嚣张跋扈,便编练骑兵北伐匈奴。在北伐匈奴的过程中,卫青和霍去病脱颖而出,以外戚的身份纵横草原,斩杀和俘虏的匈奴人口达到数十万,匈奴大伤元气,失去和汉朝打国战的实力。而凭借累积的战功,卫青晋封长平侯、大将军,大司马,霍去病晋封冠军侯、票骑将军、大司马。毫无疑问,卫青和霍去病是汉朝的英雄。公元前117年……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208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从拆定时炸弹到ICT国产化--国庆节假期到来的一些遐想!
下一篇:台湾的前途命运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