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正在举行世界科幻大会,过去中国科幻界还没举办过这么高规格的活动,可以说是一种大突破。成都和中国的科幻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很多人可能感到意外,《科幻世界》杂志不是在北上广,而是在成都发行的。中国第一部有商业性质的科幻冒险题材电影,也是《流浪地球》前最有影响力的国产科幻大片,《珊瑚岛上的死光》作者是四川大学的童恩正老先生。科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谓既小众又大众。小众,是指传统的科幻文学,如今的受众并不多。大众,则是指科幻元素在流行文化和影视作品中又确实很受欢迎。科幻这个题材,我认为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文艺创作王冠上的一颗明珠。一般来说,魔幻,奇幻不会对现实构成太大影响,孙悟空和哈利波特肯定不会走到我们身边。而科幻则是在不完全脱离现实的前提下,进行带有一定可信度的畅想,这就使它具备了现实效应。最常见的科幻题材就是人们对技术和未来的想象。比如大家熟悉的,以凡尔纳为代表的早期科幻作家。像已经部分实现的虚拟实境,尚属于未来技术的反重力,人体冬眠,可控核聚变都是科幻作品的常见元素。受文艺作品的长期影响,人们普遍觉得这些技术并不遥远,是可以实现的。这种言之有理的畅想被传达给大众,就不再是单纯的幻想,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大众对技术和未来的认知。科幻创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可以描述过去,现在,未来发生的各种事。无论是激发对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还是展示技术进步的前景,或者催生对环境破坏的忧虑,又或者是对社会发展,国家兴衰,乃至人类命运的推断。科幻这个载体能做许多事,进行科普,引导舆论,解释历史,对未来做出或光明,或黑暗的判断。如一开始提到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就属于现实科幻题材,兼有国防和爱国宣传的性质。而童老的《石笋行》,则有关成都现实中的一处神秘古迹,石笋街消失的古石笋。童恩正老先生本身又是一位考古学家,这种历史猜想就显得别有风味。……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6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