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是党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存在,从过去排斥,转变为承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历史必然性和巨大作用,不仅对境外资本开放,也鼓励内地的非公民营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人们常用“5、6、7、8、9”来概括非公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即最近10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占比从5成上升至6成以上,并贡献了5成以上的税收、7成以上的技术成果以及8成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民营市场主体占全国市场主体的比重高达98%。党关于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经济的方针正是确立在此基础上的。非公经济和资本已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改变了原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定义,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展开,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资本无序扩张的几大事件,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对民营企业和资本的发展不仅要鼓励和支持,同时也必须要引导和规范,这是对“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重要发展。但仅此并不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不只是经济建设,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还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不从这些建设的角度来全面地考察,就不能取得民营企业和资本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作用的完整认识,也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本身……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