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基辛格无疾而终,美帝国后继无人!


2023年12月01日 
亨利.基辛格(HenryKissinger)走了。据美联社、路透社等媒体综合消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周三在康涅狄格州家中去世,享年100岁。人活百岁,走时,没有痛苦,没有折磨,也没有老年痴呆,只是到了时候,该离开了,这叫“喜丧”。他在7月中旬还拒绝了医生的建议,远渡重洋再次来到北京。基辛格先生此行的目的,仍然是为了中美关系,当他的晚辈们进退两难时,他出手相助。基辛格在中国得到了最高级别礼遇,虽然他只是一位民间人士。基辛格很难用好或坏来评价,甚至也无法用“鹰派”或“鸽派”去定位。他狠起来,比任何一个“鹰派”都狠;软起来,比任何一个“鸽派”都软。在美国政界,他既为共和党殚精竭虑,也为民主党出谋划策。有时,他是战争主义者;有时,他是和平主义者。所以,在基辛格去世后,美国网友的评价非常复杂,有捧很高的,有骂得很难听的。在中国,基辛格则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而且这个名字总是与毛主席、周总理、还有尼克松总统联系在一起。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基辛格与尼克松以惊人的远见和魄力同中方一道努力,推开了中美之间那扇紧闭的大门。“中美破冰”符合两国利益。中国全面打破了西方的封锁政策,尤其是在外交领域,并避免了遭到美苏夹击的战略风险。美国则得到了从越南战争体面脱身的机会,同时让苏联软化了对美态度,不得不加快解决“西柏林问题”。1969年,尼克松上台,美国外交事务重要性的顺序为:越南战争,中东问题,核裁军协议,西柏林问题,美苏元首级会晤。而要体面解决没有获胜希望的越南战争,就必须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因此,作为总统安全事务顾问的基辛格建议尼克松将“核裁军协议”挪到第一位,转移国际社会视线。实际顺序并没有改变,但这有助于隐藏白宫寻求与中国接触的行动。尼克松接受了这一建议,1969年11月17日起,美苏代表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预备会议,一直谈到12月22日。接着是维也纳核裁军会议,吸引了全球目光。剪不断,理还乱的中东问题则丢给了国务卿罗杰斯。罗杰斯不想去收拾中东烂摊子,但尼克松支持基辛格,美国国务院只好接受。基辛格自己则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国问题”上。他在回忆录中透露,这是他首次将……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101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申博失败,韩国立刻甩锅!
下一篇:了不起的基辛格!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