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定范围内的市场经济自古有之,并不是资本主义的独特发明。但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把市场经济的规模、效率和影响力,提高了一个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地步。2)在中国,有关市场和计划的争论,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决定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就已经有定论了。结论就是,市场和计划都是一种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并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更不存在资本主义只有市场没有计划、社会主义只需要计划不需要市场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有效市场、有为政府”。这是因为,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很多时候是有效的,但是,现实中也经常存在市场无效,甚至是市场失灵的问题,这个时候,恰恰需要政府积极有为,解决市场无效和市场失灵的问题,确保经济和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3)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国内有一些人却打着“市场化”的旗号,从内心深处不信任,甚至反对政府对经济进行治理,这是为什么呢?中国有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而是彻头彻尾的西方经济学家,他们迷信甚至“神化”西方经济学那一套东西,完全不考虑中美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方面的巨大差异,总想着把西方经济学那一套东西搬到中国来,一旦发现中国的经济政策不符合他们的“理论”,他们就“唉声叹气”,甚至“骂骂咧咧”。他们中的一些极端分子,甚至还在努力把很多在西方本来已经经过验证存在严重缺陷的经济学理论,向中国国内进行兜售和贩卖。这其实就是一种二十一世纪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摆脱这些……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06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