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真正的“社保”,存的是“共识”!


2024年09月14日 
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并对外发布。要说这个事吧,肯定算不上“意外”。延迟退休的概念最早在中国提出是在2012年,当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从那时起,已经12年了,照理来说在在十九届三中全会就推出来可能更合适,今天才出来已经是很多问题必须被解决了。很多小伙伴Q我,问:“你怎么看?”,其实这个事还真是事关我们所有人(绝不光是领退休金)的,的确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关于这次“社保政策”,各个专家解读的都很多了,我就不再分析了。说三个个人觉得这次出台的政策没有完全兼顾到的点,也算是一些“建议”吧。一、社会保障,其实应该动态调整。影响“社保”的最大变量,是“预期寿命”。这次说的是,用十五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六十周岁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分别延迟至五十五周岁、五十八周岁。整体延后了3-5年,其背后一大原因,是过去这三十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2023年,中国预期寿命是78.6岁,1993年,中国预期寿命是69.3岁,三十年增加快十年。虽然人均寿命增长是国家发展的体现……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6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国家赢麻了,人民呢?
下一篇:天津机场黑飞的思考!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