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第二任总统纳赛尔执掌大权十八年(1952~1970),任内巩固加强了同苏联之间的关系,并凭借第二次中东战争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反以领袖”。然而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组成的反以联盟一败涂地,以色列成功占领了加沙地带、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东城区和戈兰高地共6.5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期间为了鼓舞士气,交战双方通常报喜不报忧,均宣称己方获得胜利。第三次中东战争也不例外,最初阿拉伯广播电台不停地宣布胜利、胜利、胜利,直到局面无法收拾,纳赛尔才出现在电视上,向民众通报埃及战败的消息,并宣布辞职。次日,数十万支持者涌上街头,拒绝总统辞职,于是纳赛尔第二天又撤回了决定。但经此打击,纳赛尔的身体每况愈下,1970年因心脏病发作去世,年仅52岁。纳赛尔去世后,萨达特继任埃及总统,此时他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前几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均充当了作战主力,蒙受重大经济、领土和人员损失。尤其是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由于西奈半岛被以色列占领、首都开罗距离前线不足100公里,埃及被迫与以色列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消耗战。这期间埃及军费占GDP比例最高达25%以上,给国民经济带来沉重包袱,可即便如此,仍无法击败以色列、收复被占领土。萨达特认为……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2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