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恐袭”到底应该怎么定义?


2024年09月21日 
2021年7月1日晚10时5分,一名50岁男子在铜锣湾从背后以刀袭击一名正在执勤的28岁男警员,再以该把刀刺向自己胸口。该名男子胸部严重受伤,送院后死亡。而受袭警员背部严重受伤,伤及肺部。警方一开始将事件暂列为企图谋杀及自杀案,早前由港岛总区重案组调查,不过,7月3日起案件由国安处接手调查。警方初步调查发现,凶徒受到失实资讯及煽动性言论激化而策动“孤狼式”恐怖袭击,但不会排除任何可能性。警方发言人表示,留意到案发后网上不断有人鼓吹要以不同方式悼念杀人不遂的凶手,意图“美化”“浪漫化”“英雄化”甚至“合理化”凶手企图谋杀的冷血行为。发言人表示:此次事件是公然挑战法律的严重违法暴力行为。鼓吹悼念凶手等同支持恐怖主义,更会煽动更多仇恨和分化,最终只会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威胁每一位香港市民。发言人呼吁,市民大众必须理智、认清事实,绝对不能姑息、美化暴力,更不能让下一代被失实资讯、歪理等误导而误入歧途,更甚者成为恐怖分子。文章的开始专门贴一个2021年7月1日在中国香港,凶徒袭击警员的事件。大家认真去读的话,或许会发现,和这次的事件有很多相似之处。当时警方的定义是:凶徒受到失实资讯及煽动性言论激化而策动“孤狼式”恐怖袭击。是的,“孤狼”式恐怖袭击。也是我对于这次发生在深圳事件的定义。类似的事件其实挺多的,尤其在……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7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马斯克的远程锁车!
下一篇:黎巴嫩爆炸袭击,是中国制造的“大机遇”么?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